第二天天剛亮,趙易按照楊蔚之大人的吩咐,站在大內之外的待漏院等待早朝。不多時,峨冠博帶的文武大臣陸續來到,趙易對這些朝臣基本都不認識,但每見到一位都微笑行禮。這些朝臣認識趙易的也不多,外臣參加早朝的已司空見慣,他們自然見怪不怪。
楊蔚之大人今天來的也比平時早一些,他見第一次上朝的趙易面容平靜,言談舉止彬彬有禮並無驚慌之色,心裡又踏實了一些,他根本不知道趙易早已單獨被劉太后召見過。
聽到景陽鐘鳴、淨鞭三響,左掖門緩緩開啟,文官在左武官在右魚貫進入紫宸殿,眾人按官位大小排班站立。
新皇帝趙禎和劉太后在太監和宮女的簇擁下,緩步從後宮慢慢走出,十三歲的趙禎進入大殿有模有樣的在龍椅上款款坐下。龍椅後面安放著一張鑲金雕花大椅,椅子前垂掛著珍珠簾。劉太后在珠簾後面緩緩落座,一雙鳳眼掃視著在丹墀下站立的文武百官。
新皇帝和劉太后接受文武百官的三跪九叩大禮參拜之後,太監大喊一聲:“有本啟奏,無本退朝!”
司農寺卿楊蔚之大人出班跪奏:前御史臺彈劾司農寺借賑災之名欺騙糧商、有損朝廷顏面一事,今賑災指揮專使司農寺少卿趙易已回京復旨,願與御史臺當面對質。
他話音剛落,劉太后便示意傳旨太監傳喚趙易上前。
趙易從文官隊伍的最後邊出來,神情肅穆的走到丹墀下行三跪九叩的大禮,聲音響亮的高呼吾皇萬歲和太后千歲。
劉太后見趙易的臉比出京時略黑了一些,但面色從容,舉止有度,絲毫看不出被彈劾的慌張。
“趙少卿,你對御史臺的彈劾有何說辭?”劉太后緩緩問道,聲音不大但不失威嚴。
“啟稟聖上,啟稟太后,微臣不知此事是御史臺專門查訪的還是接到舉報。微臣只想問三個問題,只要御史臺能回答上來微臣甘願領罪。”趙易朗聲說道。
“哦,你說說看。”劉太后沒料到趙易當著滿朝文武的面不正面回答,而是劍走偏鋒,頓時來了興致。
大殿裡兩旁站立的文武百官大多都知道朝廷遣專使去蘇州賑災的事情,也知道這個賑災欽差就是破了轟動一時的朝廷命官被殺一案的青石縣令,被劉太后親自擢拔為正六品司農寺少卿的趙易,但今日見到趙易本人還是驚訝於他如此年少。
只有站在前排的丁謂冷眼看著紫宸殿裡發生的一切,在諸位朝廷重臣中他最早熟悉趙易的名字,現在這個名字簡直恨得他牙癢癢,感覺自己的老臉被狠狠抽了兩回,抽他的不僅是趙易更是劉太后。他雖然不清楚劉太后是否看破當初自己算計趙易的事,但是他憑著多年為官培養出的敏銳嗅覺,已隱隱感到太后對自己產生了不滿,否則她不會不顧自己反對特下懿旨破格提拔趙易,這分明是給他這個先皇老臣一點顏色看。
在大殿內所有人的矚目中,趙易振振衣袍不疾不徐開始把三個問題拋給御史臺,只聽他朗聲說道:“第一個問題,請問御史臺各位大人,在沒有一文錢一粒米的情況下你們如何在短期內讓三十多萬災民吃飽飯?第二個問題:一個國家是幾十萬百姓重要還是幾個糧商重要?第三個問題:眾所周知物以稀為貴,這是市場規律。商人本性逐利,他們往受災之地販運糧食不是搞慈善去的,而是奔著發國難財去的,只是他們自己都沒料到想發國難財的黑心商人太多,最終導致糧價崩潰而賠本。請問此舉何來欺騙一說,又如何有損朝廷顏面?”
“御史中丞王大人,你來回答這三個問題。”劉太后面帶微笑靜靜地看著丹墀下挺身而立的俊逸探花郎,他再一次向自己和朝廷展示了超人的智慧與膽魄。蛇打七寸,趙易每個問題都問在點子上,讓劉太后再次對他刮目相看。如果說勘破青石知縣被殺一案還有一些運氣成分,但這次是實打實的沒用朝廷一個銅板。
御史中丞王曙出班跪倒上奏:“既然司農寺已經以朝廷名義釋出高價購糧告示,就應該說到做到,不能以欺詐的方式賑災。”
“王大人,請先回答趙大人的三個問題,然後再談欺詐問題。”劉太后強調了一句。
“啟稟皇上,啟稟太后:第一個問題,朝廷賑災一時困難,可以讓朝廷官員及豪門大戶捐錢捐糧;第二個問題,一個國家當然是百姓重要;第三個問題,商人雖逐利,但對待他們也要講誠信,失信於人他們以後如何報效國家?以上是三個問題的答案,請皇上和太后裁決。”御史中丞王署強辯道。
趙易心想御史就是御史,不見棺材不掉淚。他又叩首說道:“啟稟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