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西線戰場的曹真成功兩次挫敗諸葛亮的北伐企圖,其貢獻堪稱大魏棟樑。
但幸運並沒有一直眷顧曹真。
太和四年,為了徹底擊敗蜀國,曹真決定集結關隴兵力,進軍伐蜀,十萬大軍從長安出發,沿褒斜道進入漢中。
司馬懿亦接到曹叡的命令,要求他在荊州出兵配合曹真,夾擊蜀漢。
這計劃看似可行性極高——曹真麾下的關隴士兵戰力非凡,若與司馬懿合作,足以對蜀漢構成滅國危機。
然而,褒斜道突降長達兩個月的大雨,導致曹真軍隊中病患無數,他也因此染上重病。
無奈之下只得撤兵,返回洛陽後不久便因病逝世。
對於曹魏政權而言,失去曹真無疑是失去了最核心的統帥,倘若再給曹真十年時間,或許可以提前多年滅蜀。
但事實卻非如此,大魏政權自此面臨著頂尖人才凋零的局面。
隨著曹真的離世,西線戰場上急需一位有能力的將領來穩住軍心。
放眼朝堂內外,最合適的人選唯有司馬懿。
因此,太和五年初,曹叡調派司馬懿接管曹真曾統領的西線,接替他的職位。
與曹真一心為國不同,司馬懿上任後的戰績並不樂觀,多次未能擊敗諸葛亮。
即便從戰略角度來看,可以說他是“儲存實力以保大局”
,也有人戲稱他是“演員上身,只知怯懦”
。
第一年裡,他先是在戰術部署失誤中令張頜喪生,接著又被諸葛亮於北渭原橋打得大敗;第二年更是讓出了滷城的控制權,這些戰績與曹 ** 比實在相形見絀。
但在某種程度上,司馬懿的這些失敗也許是他有意為之。
深入研究他的行徑不難發現,儘管屢次戰敗於諸葛亮之手,但這或許是司馬懿長遠計劃的一部分。
【但魏國並未因士兵的損失而受到嚴重打擊。
】
【失去的城池也只是一些無關緊要的小城。
】
【唯一的兩座較大城池只有武都和陰平二郡。
】
【然而在這些地方淪陷之前,司馬懿已經下令將當地百姓遷走。
】
【換句話說,諸葛亮佔領的僅僅是土地,並未獲得人口資源。
】
為什麼司馬懿能這樣做呢?答案很簡單,那就是魏國的雄厚國力讓他有恃無恐。
即使多次戰敗,
他仍然被大魏認為是最具資格率兵抵抗諸葛亮之人。
況且打仗有輸有贏,是常理。
既然司馬懿既沒有丟掉戰略重地,也沒有讓人口流失,曹叡自然不會罷免他。
相反對於蜀國來說,諸葛亮的身體日漸衰弱,這使他面臨的壓力逐漸增加。
對司馬懿而言,取勝不在於打勝仗,而在於時間,等待諸葛亮離世便是他的勝利。
強大的魏國有足夠實力承受一連串挫敗。
然而,蜀國卻難以承擔失敗所帶來的後果。
一旦失敗,蜀國必將面對巨大危機。
所以,諸葛亮的責任更加沉重了。
與此相反,演員派上的司馬懿卻生活得悠閒自在,
不是渾水摸魚,就是在“躺平”
混日子。
最終在這段時間裡,他成功維持住西線總帥之位長達三年。
直到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時。
司馬懿所統領的魏軍與諸葛亮相遇於五丈原。
正當觀眾以為這位老將即將展現英勇氣魄時,
畫面中的景象令大家瞠目結舌:
身穿女裝的司馬懿婀娜多姿,
邊穿還邊詢問身邊的副將衣服是否好看。
滿面疑惑的副將實在無法理解:好好的男子漢為何要打扮成這樣?
尤其這服裝還出自敵人諸葛亮的手,
其目的自然是羞辱司馬懿。
可是司馬懿竟然泰然自若地把女裝穿上了!
因為他明白,
忍一時風平浪靜。
諸葛亮現在拿他無可奈何,曹魏需要他的存在。
好好活著遠比其他一切更有意義。
何樂而不為過著輕鬆自在的日子呢?
面對目瞪口呆的副將,司馬懿要求拿來紙筆準備回信致謝諸葛亮贈予的女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