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親手擊潰了數個叛亂的南中部落首領。】甚至俘獲了孟獲手下最依重的兩位——帶來洞主與金環三結。
【得益於諸葛亮、魏延、王平和馬謖等人的辛勤付出,持續了兩年的南中戰爭終以蜀漢的大獲全勝落幕。】
【雖然取得了勝利,魏延的情緒反而愈加沉重。】【在他及諸葛亮眼中皆知,與強大的曹魏相比較,蜀漢顯得如此不堪一擊。】若再這樣繼續,蜀漢必將落入曹魏的虎口中。】因此,
【要想逆轉局面,必須著手策劃北方的遠征行動。】
【諸葛亮為此賦予了魏延一項特殊使命:返回漢中,組織兵力並收集情報。】等到時機適宜時,則全面調動蜀地的精銳,揮師北伐!
【魏延不遺餘力地執行了諸葛亮的指令。】
【轉眼又過去了兩年,曹魏君主曹丕駕崩,兒子曹叡承襲皇位。】【諸葛亮敏銳捕捉到了這一契機,正式啟動了北伐計劃!】
【建興五年,也是曹魏太和二年,魏延因功績斐然,又被授予了丞相司馬與涼州刺史之爵銜。】他奉命帶領著漢中的軍隊,出任北伐先頭部隊的指揮,劍指目標涼州。魏延迅速完成任務,使自己的名聲在涼州廣為傳頌。
【在此期間,諸葛亮還成功說服了早在七年前就倒向曹魏的孟達,在上庸郡發起叛變,從而擾亂了魏方後線。】
【北伐形勢一度看似樂觀,希望曙光乍現。】不過,
【曹叡並非凡庸之輩,相反,表現出極大的決斷。】
【針對諸葛亮率領近十萬餘人的蜀漢主力大舉進攻的情況,曹叡及時調整了戰略。】此時,負責魏軍主要防線的大司馬曹休正位於合肥,與東吳的‘雄兵百萬’的象徵性人物孫權周旋。雖然後者確實具備一定的領兵才能,
【但是東吳的名將如陸遜、朱然、全琮等人,均隨同孫權一同出現在了前線。】
【因此,曹休東部戰場的部隊難以抽身前往北部支援。】於是,【在魏朝高層中能夠肩負此重任者唯獨大將軍曹真!】
(註解說明: 根據曹魏體制,武將職位排列第一為大司馬; 排第二位的大將角色稱為大將軍; 這些制度與前朝有一定區別。)
【曹叡委任曹真全面主持西部戰場,並派遣司馬懿帶兵去平定了孟達的反叛。】雖被譽為時代最具變通的人,孟達卻始終無法匹敵司馬懿。【只用了不到半月時間,司馬懿便順利拿下上庸三郡,令得這一訊息的諸葛亮不由得深感遺憾地嘆息。】迫於情勢,蜀漢的北征重心不得不轉向涼州。【但就在這個節骨眼上,曹真安排郝昭守衛陳倉,有效地遲滯了諸葛亮主力軍的步伐。】【與此同時,郭淮、王雙和費耀三位將領被派往三面合圍蜀漢大軍,原本佔據優勢的北征行動突然面臨僵局。】
【面對如此困局,諸葛亮決定令馬謖領軍萬人駐防街亭,以求解局。】他自己則率領主力軍預備與曹真所指揮的魏國大軍正面對抗。【儘管馬謖曾在南中平亂立下赫赫戰功,但在指揮才能方面遠不及像魏延和趙雲這類久經戰陣的老將。】【於是乎,不少將領建議應由魏延、趙雲或吳懿這些資歷深且享有極高聲譽的老將來鎮守街亭。】【但此時蜀漢能倚重的力量實在是屈指可數。】
【比起其他崗位而言,魏延、趙雲和吳懿承擔著更為重大的責任。首先需要面對的,就是來自郭淮、費耀、王雙三路大軍的威脅,而能夠同時應對並有望制勝的人選僅有魏延。除此之外,斜谷這一要衝必須確保,故而需交予穩健的老將趙雲看管。吳懿身為帝室至親,在軍中的威望不可謂不高,對於維持士兵士氣的工作來說是最合適不過。
至於馬謖雖然實戰經驗豐富有限,但在謀略上表現突出,被諸葛亮認為可以信賴。【他認為只要守住街亭,就不會出大的差錯。然而諸葛亮並不知道,恰恰是他這個決定導致了首次北伐最終失利的命運。】
值得一提的是,諸葛亮第一次北征中,司馬懿唯一參與的事宜就是平定了孟達的反抗。剩餘的戰鬥皆由曹真統籌排程,這與《三國演義》中的描述差異甚大,後者過度詆譭了曹真,並將其功勞轉移給了司馬懿。實際歷史上,曹真與諸葛亮之間的較量十分激烈,反映出兩大主帥之間頂級的對決!
【論口才與辯論技巧,若要說服人,馬謖的能力無人能出其右;不過說到實戰操作,這位口才極佳的智囊在實際領軍時卻又表現出極端的剛愎自用。因此,當他在街亭迎敵時不可避免地遭遇慘敗。】【趙雲和鄧芝率領的疑軍也因此失去牽制作用,只有魏延一路凱歌前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