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鷦寄生將那丹丸給周湘帆服下,未及兩刻,說來也奇,只聽得周湘帆腹內咕嚕嚕一陣響,
忽然一個翻身,朝著床外一張口,哇的一聲,吐出了許多黑水,當即清醒過來。
他二目睜開,只見鷦寄生坐在一旁,周湘帆一見,便開口問道:“師父,您老人家何時來的?”
鷦寄生隨即將前情種種細細說了一遍。
周湘帆這才知曉自己這條命多虧鷦寄生搭救,當下就要掙扎著下床叩謝。
鷦寄生趕忙阻攔道:“莫要弄這些虛禮!你還需靜養三日,方可完全康復。你且安臥歇息,咱們到外面去坐。”
楊元帥也制止周湘帆,不讓他勞累,周湘帆只得說了一聲“再謝”。
楊元帥便留王能、李武在那裡照料,眾人於是又一同來到大帳,依舊分賓主落座。
楊元帥向鷦寄生致謝道:“周將軍承蒙您出手解救,本帥實在是感恩戴德,銘記於心,難以忘懷!”
鷦寄生謙遜道:“此乃貧道分內之事,何足掛齒。所幸周將軍現已轉危為安,貧道也算不虛此行了。”
楊元帥便命人設下筵席款待,鷦寄生再三推辭道:“貧道向來喜好雲遊四方,四海為家,逍遙自在。今日之事已了,貧道就此告辭,日後有緣自會再見。”
楊元帥道:“難得高士翩然而至,宛如仙人臨世,本帥尚未盡地主之誼,您怎可有來即去之理?本帥還有一番肺腑之言相告:當下正值戰亂紛擾之時,正是志士仁人一展抱負之日。叛王尚未被擒獲,眾多賊寇尚未捉拿,本帥才疏學淺,實在力有不逮。還懇請高士不要嫌棄,心懷國家,與我們共同剷除賊寇。如此一來,則是國家之幸,也是本帥之幸。高士怎能瀟灑而來,又匆匆離去呢?”
鷦寄生道:“貧道生性疏懶,慣看雲捲雲舒,猶如野鶴閒雲,無拘無束,四處棲息。如今叛王氣數將盡,有元帥與諸位將軍齊心協力,同仇敵愾,鋤奸滅惡,不日即可將其剿滅。只是叛王有一心腹賊將,名叫周昂,至今尚未現身,想必不久定會前來。此人武藝高強,智謀深遠,待其到此,必有一番惡戰,那時元帥務必小心應對。不過,他也不過是螢火之光,定然難以成就大事。屆時自會有人暗中相助元帥,將其生擒。眼下,貧道預先留存數粒丹藥,若有需要,可依照貧道之法使用,必然有效。貧道言盡於此,不敢再多言,望元帥寬宏大量,即刻放貧道出營,以遂貧道心願。”
說著,便將丹藥取出,交給楊元帥收好,隨即告辭。
楊元帥道:“高士既然如此超凡脫俗,本帥本不敢強行挽留,只是這東道尚未表達,務必要委屈高士停留半日,聊表地主之誼,其他之事,定不敢再違逆高士之意。不知高士能否應允?”
鷦寄生見楊元帥如此誠懇殷切,不好再拂其盛情,當下答應道:“既然元帥如此厚待,貧道自當遵命便是。”
楊元帥大喜,即刻命人擺出豐盛筵宴。
一時間,珍饈美饌,羅列滿桌,美酒佳釀,香氣四溢。眾人開懷暢飲,推杯換盞,歡聲笑語,不絕於耳。
眾人皆各盡情歡樂,盡興而散。
鷦寄生也就於席散之後,告辭出營而去。
楊元帥等人將其送出大營,方才作別。
再說安化王見連日攻打,兩軍皆不分勝負,便與李智誠說道:“如此僵持不下,何日才能取得成功?諸位可有何妙計,不妨各抒己見,以使早日將楊一清這班奸賊置於死地,便可長驅直入。不然久戰無功,這可如何是好!”
只見王文龍上前說道:“末將倒有一計,明日可速速分兵兩支,悄悄埋伏在城外。末將前去挑戰,誘敵前來攻城,屆時合力圍擊。雖不能讓敵軍全軍覆沒,也可殺傷他們兩員大將,稍稍挫敗其銳氣,然後再另行謀劃擒拿他們。”
安化王聞言說道:“將軍此計雖妙,但敵軍慣於使用誘敵之計,恐怕難以瞞過他們,這該如何是好?”
王文龍道:“王爺若認為此計可行,即刻下令分兵前去埋伏。末將明日若不能使敵人中計,甘願領受軍法。”
安化王大喜,遂即傳下命令,令薛文耀帶領一千手持撓戈的長槍手,暗中埋伏在南門外的關帝廟內,只等城頭上號炮一響,便衝殺出來,圍裹來將,務必合力擒拿,如有違抗命令者,斬;又命魏光達帶領五百弓箭手、五百校刀手,在北門外的雌雞坡埋伏,只要聽到城中號炮一響,即刻蜂擁殺出,校刀手在前,弓箭手在後,截斷敵軍接應,務必奮力拼殺,如有違抗命令者,立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