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遠,這座邊陲小城,此刻宛如狂風巨浪中的一葉扁舟,在戰爭的驚濤駭浪中飄搖。縣衙之內,郭汝曾知縣雙眉緊蹙,滿面愁容,在堂中焦急地踱步,一旁的趙爾銳守備亦是神色凝重,憂心忡忡。
“趙守備,逆藩來勢洶洶,寧遠城危在旦夕,吾等身負萬千百姓之重託,定要拼死守護,絕不可讓城池淪陷!”郭汝曾言辭懇切,語氣堅定,目光中透著決然的勇氣。
趙爾銳挺身而出,抱拳說道:“大人放心,末將願與大人並肩作戰,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話音未落,一名探子神色匆匆,踉蹌奔入縣衙,跪地急報:“大人,逆藩已佔鞏昌,現又遣參將左天成,率三千悍卒兵臨寧遠城下!”
郭汝曾與趙爾銳聞此噩耗,心猛地一沉,但旋即冷靜下來,迅速召集將士,周密部署城防。一時間,城牆上士卒們穿梭如織,緊張而有序地安置著擂木炮石,嚴陣以待。
郭汝曾與趙爾銳一面精心籌謀防務,一面奮筆疾書,撰寫文書與表章,向各方緊急求援。然而,時光在煎熬與期盼中緩緩流逝,寧遠城的局勢愈發險惡。
一日,陰霾蔽日,探子飛馬來報,帶來一絲希望的曙光:“大人,大喜!朝廷欽命右都御史楊一清,統領十萬雄師,猛將如雲,已抵寧夏,不日將進剿逆賊!”
郭汝曾與趙爾銳聞之,陰霾密佈的臉上終於露出一絲喜色,眼中燃起希望的火苗。兩人當即決定,再次修書向楊一清大營求救,翹首期盼援兵早日馳援。
差官懷揣著他們的殷切期望,日夜兼程,馬不停蹄地奔赴楊一清營地。而在等待援兵的日子裡,寧遠城的軍民們心絃緊繃,一刻也不敢鬆懈。
未幾,又有探馬來報:“大人,楊元帥於寧夏得知逆藩分兵攻襲西和、寧遠,已果斷分兵遣將。現遣先鋒徐鳴皋、指揮周湘帆、徐壽,率三千精兵,取道小路馳援寧遠;行軍運糧指揮慕容貞、指揮王能,率三千精兵,增援西和,不日將至!”
郭汝曾和趙爾銳聞報,大喜過望,立刻鼓舞士氣,城中軍民守城之志愈發堅定。
這日,驕陽似火,酷熱難耐。天將晌午,一聲驚天動地的炮響驟然打破寂靜,緊接著鼓角齊鳴,震徹雲霄。郭汝曾與趙爾銳匆忙登上城頭,放眼望去,只見城外塵沙漫天,左天成身披鎧甲,跨坐駿馬,身後是黑壓壓一片氣勢洶洶的賊兵,如惡狼般張狂地前來叫陣。
左天成於馬上趾高氣揚,高聲怒喝:“爾等守城之官聽真:當今朝廷荒淫無道,蒼生塗炭。安化王順應天時,拯救萬民於水火,所至之處,百姓無不歸附。今特遣本參將來此,諭令爾等速速獻城歸降,尚可保榮華富貴;若執迷不悟,本參將即刻揮師強攻,屆時城破人亡,玉石俱焚,悔之晚矣!”
郭汝曾怒不可遏,手指左天成,厲聲斥罵:“逆賊放肆!朝廷恩澤四方,爾等不思感恩,竟敢興兵作亂!天兵將至,爾等末日臨頭,還敢在此大言不慚!”言罷,果斷揮手,令士卒將擂木炮石如驟雨般傾瀉而下。
左天成毫無懼色,揮舞長刀,悍然督率賊兵如潮水般瘋狂攻城。剎那間,喊殺聲、兵器交擊聲此起彼伏,震耳欲聾。只聽一聲清脆的梆子響,城頭上的擂木炮石如流星飛墜,賊兵紛紛倒地,狼狽不堪,無法前進一步,只得無奈鳴金收兵。
然而,左天成賊心不死,次日重整兵馬,再度發起狂猛的攻擊。城上的守軍們同仇敵愾,捨生忘死,抵禦著賊兵一波又一波的進攻。
再說徐鳴皋率領三千人馬,日夜疾馳,風塵僕僕,一心只想早日抵達寧遠。途中,將士們風餐露宿,疲憊不堪,但救城的信念如火炬般在心中燃燒,不曾有絲毫減弱。
行至中途,一騎快馬如閃電般疾馳而來,騎手翻身下馬,高聲稟報:“將軍,寧遠縣已被賊將左天成率三千賊兵重重圍困,水洩不通,情勢危急!”
徐鳴皋聞報,心急如焚,當即傳令三軍加快行軍速度,星夜兼程奔赴寧遠。
歷經數日艱苦跋涉,大軍終於接近寧遠。嚮導官快馬奔至,高聲說道:“將軍,前方距離寧遠縣僅六十里!”徐鳴皋毫不猶豫地下令:“再行四十里,安營紮寨!”
不到半日,大軍抵達指定之地,迅速安營紮寨。徐鳴皋片刻未歇,即刻率領徐壽、周湘帆及全體將士,直奔寧遠城下。
不多時,前方傳來的激烈廝殺聲已清晰可聞。徐鳴皋深知是左天成在攻城,果斷下令三軍奮勇向前。
左天成正全力攻打寧遠,忽有探子來報:“將軍,救兵已至,距城僅二十里,已安營紮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