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定州的一個普通巷弄裡,孟康呱呱墜地。自幼,他便身形出眾,比同齡人高出許多,且面板白皙,身姿挺拔,遠遠望去,恰似一杆修長而俊逸的玉幡竿,鄰里們見了,都不禁誇讚,“玉幡竿”這個綽號便在街坊間叫開了。
孟康自小就對造船展現出了異於常人的痴迷。每當聽聞江上船隻往來的動靜,他總會迫不及待地跑到江邊,目光緊緊鎖住那些或輕巧靈便、或雄偉壯觀的船隻,彷彿被一種無形的力量深深吸引。小小的他,心中滿是對船隻構造的好奇,常常思索著這些龐然大物是如何在水中自如航行的。
隨著年齡漸長,孟康對造船的熱愛愈發濃烈。他時常跑到當地的船廠,那瀰漫著木屑清香與工匠們號子聲的地方,對他而言彷彿是世間最具吸引力的寶藏之地。
他主動幫工匠們遞工具、搬木料,一雙明亮的眼睛緊緊盯著造船的每一道工序,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遇到不懂之處,他便虛心向工匠們請教,那股子求知若渴的勁頭,讓工匠們都對這個好學的少年印象深刻。
回到家中,孟康更是廢寢忘食地研讀各類造船典籍,在昏黃搖曳的油燈下,他常常沉浸在複雜的船圖與艱澀的文字中,直至夜深人靜,家人都已入睡,他仍在如飢似渴地汲取著知識的養分。
憑藉著過人的天賦與這份超乎常人的勤奮,孟康在木工技藝上進步飛速,對於造船的各個環節,從船身的框架搭建到船槳的精細雕琢,他都逐漸有了自己深刻的見解。
成年後的孟康,懷揣著對造船事業的滿腔熱血與抱負,毅然來到了繁華的薊州府,投身於戰船的打造工作。在薊州的船廠,孟康彷彿找到了施展才華的廣闊舞臺。他對工作的認真與執著,讓眾人都為之讚歎。
為了挑選到最優質的木材,他不辭辛勞地穿梭於周邊的山林之間。每一棵樹木,他都要仔細檢視其紋理走向,輕輕敲擊以辨別質地的疏密,確保每一根用於戰船建造的木料都堅韌耐用,能夠承受住水上的風浪考驗。
回到船廠,孟康手持墨斗,精準地在木料上彈出墨線,拉鋸、刨木,每一個動作都嫻熟而有力。對於木板的尺寸,他嚴格把控,哪怕是分毫的誤差都絕不允許。
在打造至關重要的榫卯結構時,孟康更是全神貫注,彷彿進入了一個只有他和手中木材的世界。他精心打磨每一個榫頭與卯眼,力求兩者契合得天衣無縫,如同天作之合,因此深受眾人的讚譽,成為了薊州船廠的一塊金字招牌。
然而,平靜的日子並未持續太久。朝廷為了滿足皇室日益膨脹的奢靡之慾,一道詔令下達,命薊州知府打造用於運送花石綱的大船。
這本是一項關乎國家顏面與皇室喜好的重要任務,可那薊州知府卻是個貪婪無度、利慾薰心之人。他一心只想著如何在這浩大的工程中撈取私利,全然不顧戰船質量與國家大義。於是,他找到孟康,以威逼利誘的口吻要求孟康使用劣質木材,這樣既能大幅削減成本,又能讓他從中獲取鉅額回扣。
孟康聽聞,心中的怒火“噌”地一下燃起,他毫不畏懼地直視著知府的眼睛,言辭堅定地說道:“大人,戰船乃水上作戰的關鍵利器,承載著無數將士的生命,更關乎國家的安危存亡。我孟康雖只是個普通工匠,但也深知這其中的責任重大。我絕不能用那些不堪的次品木材來建造戰船,這不僅是對將士們生命的漠視與踐踏,更是對國家的不忠與背叛!大人此舉,實乃誤國誤民,還望大人收回成命,莫要讓這等不義之事發生!”
知府萬沒想到,一個小小的工匠竟敢如此公然違抗他的命令,頓時惱羞成怒,覺得自己的權威受到了極大的挑戰。他臉色鐵青,惡狠狠地說道:“你這不知死活的東西,竟敢跟本大人頂嘴!我看你是敬酒不吃吃罰酒!今天若不答應,有你好受的!”
說罷,他大手一揮,示意手下對孟康嚴刑拷打。皮鞭如毒蛇般抽在孟康的身上,一道道血痕瞬間浮現,鮮血染紅了他的衣衫。
但孟康咬緊牙關,強忍著劇痛,眼神中透露出的堅毅沒有絲毫動搖。每一次鞭打,都彷彿在激發他內心深處對正義的堅守,他在心中暗暗發誓,絕不向這黑暗的勢力低頭。
此後的日子裡,孟康被囚禁在陰暗潮溼的牢房中,每日都遭受著非人的折磨。然而,他的信念如同鋼鐵般堅定不移。
一日,那負責監督工程的提調官來到牢房,看著遍體鱗傷卻依舊倔強的孟康,不禁露出嘲諷的笑容:“你看看你,當初要是乖乖聽話,何至於落到這般田地?現在知道後悔了吧?可惜,晚了!”
孟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