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屬虛構,歷史架空,都是白話文,腦子寄存處)
在文明不斷向前發展的道路上,總是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阻礙與挑戰。
而對於大漢王朝來說,其中最大的一塊絆腳石便是那些世家大族。普通百姓們所求的其實非常簡單,他們僅僅只是想要生存下去罷了。只要能給予他們一些土地,讓他們能夠依靠自己的雙手辛勤勞作,他們便能夠頑強地生活下去。因為他們的願望並不高遠,要求也著實不多。
這情形就如同現今社會中的我們一樣,大家所渴望的不過是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或者說是可耕種的田地),同時還希望不要受到那些頭腦糊塗、行為愚蠢的領導(比如世家之類的人物)的壓制。
人人都期盼著能夠實現階級之間的平等,然而做到這一點真的有那麼困難嗎?事實上並非如此艱難,只不過是那些當官掌權的人未能準確把握問題的關鍵所在,無法採取簡單粗暴、一刀切除的方式來處理事情。
遼東和遼西兩地的世家大族怎麼也想不到,自己竟然會陰溝裡翻船,敗在了林北這個看似不起眼的人物手上。
憑藉著他們強大的勢力和影響力,早就已經順利從朝廷那裡獲取到了認可和指令。
原本,這些世家大族打算與林北共同治理這兩個郡縣,並且,如果有可能的話,他們還妄圖透過聯手將林北徹底架空,隨後再由實力最為雄厚的公孫家族牽頭引領眾人。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林北這個人行事風格完全不同於常人,他根本就不會按照常規套路出牌。
公孫度及其尚在襁褓之中的孫兒公孫淵,就止於此了,整個遼東的公孫家全都命歸黃泉,令人唏噓不已。他們那本應如夏花般絢爛的人生,尚未真正開啟便過早地凋零謝幕,實在是可悲可嘆啊!而這一切,皆因那個老六的林北而起。
若不是林北從中作梗,直接將兩地的世家全都殺戮殆盡,事情或許會有截然不同的走向。
那時,只要董卓入京,公孫度便打算前往洛陽,透過徐榮的關係謀取一份官職。如此一來,他便能穩穩地坐鎮遼東,遠離中原紛爭。待到天下大亂之際,他只需冷眼旁觀,靜候時機即可。
當局勢發展至關鍵時刻,他便可選擇向某一方諸侯投降。而為了穩定局面,無論是哪一方諸侯,都不得不認可公孫度在遼東的地位,且對其在遼東的治理毫無干涉之力。最多,也就是派遣一名有名無實的傀儡官員,以維持表面上的體面罷了。
就這樣,公孫度得以在遼東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繼續做著他的“土皇帝”美夢。這種狀況甚至一直延續到了他的孫子公孫淵那一輩。只可惜,公孫淵一時決策失誤,最終引來了曹魏大軍的血腥屠戮,致使曾經輝煌一時的公孫家族就此灰飛煙滅、銷聲匿跡。然而,歸根結底,這一切不過是被林北提前終結罷了。
世家在遼東稱王稱霸的美夢就此終結了!
且說那公孫家族,在當地也算是呼風喚雨、權勢滔天的存在,朝廷的官員都得看他的臉色行事,但如今卻被連根拔起,落得個滿門皆滅的下場。而那些規模較小的世家,更是難以抵擋這股洶湧的洪流,紛紛美夢成真(滿門抄斬)。甚至連鄉間的鄉紳地主們也未能倖免,被林北麾下的將士們挨個殺過去一遍。
要知道,鄉紳地主雖不如世家那般聲名顯赫,但他們同樣屬於統治階層,在各自所在的地方擁有著頗高的威望。
而且與世家多集中於城市和小鎮不同,這些鄉紳地主紮根於廣袤的鄉村之中。
若是他們當中有人心懷叵測,與林北的敵人勾結起來,搞個裡應外合;又或是在背地裡耍些陰謀詭計,給林北使絆子,乃至悄悄開啟城門,迎接敵軍入境,那對於林北而言,無疑將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所以,為了徹底杜絕這種隱患,林北當機立斷,毫不留情地將他們全部斬殺!
至於這些空出來的位置該由誰來填補呢?答案自然是林北麾下的一眾部眾。畢竟這年頭想要找到願意當官的人實在太容易了,更何況林北手下人才濟濟,最不缺少的便是人手。
如此一來,在治理一方地區時,由於沒有了世家以及鄉紳地主從中作梗,各種政令便能夠更加迅速地下達至廣大農民的耳中,從而使得整個地區的管理變得更為高效順暢。
在廣袤無垠的華夏大地之上,遼東和遼西的交界地帶氣氛緊張而凝重。這裡重兵雲集,嚴陣以待,他們承擔著持續了整整半年之久的鎮守。他們瞪大雙眼,警惕地注視著四周,不放過任何一絲風吹草動,生怕有漏網之魚能夠僥倖逃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