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等人送來物資後沒有過多停留,畢竟這裡是L國難民營地,他們只是志願捐獻物資的社會企業家,受各種因素影響不便多留,所以在天黑前就離開了,只有安庭次和他的醫療團隊留了下來。
但物資問題還不算徹底解決,要想保證物資的持續穩定供應,最終還需要L國轉變對待難民態度,積極踐行人道主義原則,對難民進行妥善救濟和安置。
因此,江年仍在盡力與聯合國及難民署溝通聯絡,且沒有放棄透過媒體輿論手段將難民營情況廣而告之。在這之中,Eiffer拍下的照片發揮了巨大作用。
一張張真實和震撼人心的照片比什麼都有說服力,透過鏡頭讓世界各國人民近距離了解到,這裡還有一群無辜受害且正在經歷可憐與痛苦的人,這群人不是和他們一樣追求富足的物質生活和享受,而是活下去。
半個月後,聯合國難民署及其他國際組織的救援物資相繼送達,L國終於在聯合國的介入和國際輿論的壓力下妥協,同意繼續為難民區提供穩定物資。
除此之外,在江年和維和人員的不懈爭取下,戰爭衝突雙方國也同意為救援物資的供應提供支援和便利,營地的物資問題終於徹底解決。
難民營的形勢穩定下來,也終於有了幾分輕鬆祥和的氣氛。
幾天後,當地迎來了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古爾邦節。
古爾邦節是亞西地域一個傳承許久的節日,節日期間,人們會準備大量食物,裝飾家居,邀請親朋好友共同慶祝,並互送禮物,是一個很溫馨熱鬧的節日。
很多記得這個節日的難民都懷念節日的氛圍,他們都曾滿懷期待、開開心心的慶祝這一天,如今,一場突如其來的戰爭打破了他們原本平靜安逸的生活,現在身處難民營,再逢此節日,更多的已是悲慼。
所以為了一掃他們的失落,安撫他們的情緒,營地決定晚上舉行聚會為他們慶祝古爾邦節。
……
一天下來,陶桉從難民們的臉上看到了從未如此真切的歡愉和期待,營地在這一天多了很多笑臉和歡笑聲,他們似乎都開始忙碌起來,雖然不知道每個人具體在忙什麼,但陶桉能讀出他們臉上明顯的開心和熱情。
這才應該是生活該有的狀態吧。
夜晚,星月皎潔,營地被裝飾上很多點著燭火的伊斯蘭燈,烘托出濃濃的節日氛圍。
“原來他們白天是在忙著製作燈籠。”陶桉看著營地帳篷上被掛起的伊斯蘭燈,莞爾笑著道。
“你在說什麼?”身旁的左旋疑惑地問,營地歡鬧聲大還有音樂,她沒有聽清。
“沒什麼。”陶桉低頭笑笑。
忽然,兩名難民女孩跑過來找她們,滿臉笑意的拉起倆人加入她們。
被熱情感染著,倆人沒有拒絕,跟著她們走向前面圍成一圈的篝火前。
今天晚上的食物很豐盛,都是難民們親手做的當地美食,他們甚至還安排了歌舞表演,一些他們敬重遵循的儀式。
互送禮物,就是古爾邦節日裡很重要的一項儀式。
陶桉和左旋被拉來後坐到了Eiffer旁邊,她正在拿著難民們熱心塞進她手中的食物調著相機引數。
“不用這麼敬業吧!”
挨著她坐下的陶桉感嘆道,自從Eiffer來到難民營,相機幾乎沒有離過手。
“這麼有意義的畫面當然要拍下來。” Eiffer笑回,仍舊低頭擺弄著相機。
畫面濾鏡除錯的差不多了,她舉起相機對著遠處測了測,“可以了。”然後將鏡頭對準了陶桉和左旋,建議道:“我幫你們也拍一張吧。”
“好啊!”陶桉錯了錯位置露出左旋,積極的配合。
“你不是不喜歡拍人像照嗎?”左旋意外。
“機會難得,這不一樣。”
Eiffer選好構圖和焦距,乾脆的按下了快門。
“看看,還可以嗎?” 拍好後,她將相機畫面遞給她們看。
被篝火和伊斯蘭燈點綴的黑夜,明媚大方的兩張笑臉,一個眉眼彎彎一個笑意晏晏,一個難民女孩無意間入了鏡頭,在她們身後笑著比了個“耶”。再後面是虛焦的環形人群,不太清晰的臉上卻可以看出洋溢的快樂和興奮,她的構圖很好,色彩對比度高,可以清晰看見遠處夜空流光的星月。
陶桉滿意的張唇一笑,“很好,有勞艾大攝影師!”
“我看看。”左旋拿過相機,仔細端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