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進入可視範圍。”航天專家報告道,他的視線緊緊盯著顯示屏,“探測器的核心模組正在釋放微弱藍光,但它的能源輸出不穩定。”
趙珂欣的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她冷冷地說道:“保持距離,啟動遠端掃描。我們需要掌握它的結構狀態。”
,!
吳東平的虛擬形態出現在螢幕一側,他的手指在空中輕輕劃過,彷彿在操作著無形的鍵盤。“開始紅外和鐳射雷達掃描,”他說道,聲音沉穩而有力,“預計需要兩分鐘完成全覆蓋模型。”
航天器釋放出一束紅外光束,緩慢地在探測器表面掃過。另一端,鐳射雷達構建出探測器的3d模型,顯示其外部破損嚴重,部分模組甚至被太空碎片穿透。模型上閃爍著紅色的警報點,彷彿是在訴說著探測器曾經的輝煌與如今的滄桑。
“它的能源核心被強行啟用。”吳東平分析道,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驚訝,“核心附近的溫度比正常工作狀態高出40,顯示內部可能正在過載。”
航天專家點了點頭,他的臉上寫滿了擔憂。“是超級意識的程式碼在強行重啟。”他說道,“但它的結構太脆弱,根本撐不了多久。”
趙珂欣的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她緊緊握住操作杆,彷彿是在與命運抗爭。“我們得趁它崩潰前行動。”她堅定地說道,“接近到操作距離。”
當航天器進入距離探測器200米以內時,藍光突然增強,釋放出一道強烈的電磁波。電磁波如同無形的巨浪般席捲而來,直接干擾了航天器的導航系統。
“警報!”控制檯發出尖銳的提示音,螢幕上的導航資料亂作一團。航天專家的臉上瞬間佈滿了汗水,他快速操作著控制面板,試圖穩定航天器的姿態。
“電磁干擾強度達到臨界值。”他緊張地報告道,“我們需要立刻重新校準,否則航天器可能會偏離軌道!”
吳東平的虛擬形態顯得異常冷靜,他的聲音在嘈雜的環境中顯得格外清晰。“這是超級意識的反擊。”他說道,“它利用探測器釋放了高強度的脈衝訊號,試圖干擾我們的行動。”
趙珂欣的眉頭緊鎖,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不屈的鬥志。“能否遮蔽訊號?”她快速問道,彷彿是在與時間賽跑。
“正在調整訊號接收引數。”吳東平回應道,他的手指在空中飛快地舞動,“同時啟動備用慣性導航系統,確保航天器的姿態穩定。”
航天專家迅速開啟備用導航模組,將主系統切換到慣性導航模式。這一系統透過航天器內部的陀螺儀和加速度計來計算位置,避免了對外部訊號的依賴。然而,即便如此,電磁干擾仍然如影隨形,彷彿是一隻無形的巨手在扼制著他們的行動。
“備用系統已經啟動。”航天專家報告道,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喘息,“但探測器的電磁波仍在干擾,我們只能保持有限的姿態調整能力。”
吳東平提醒道:“這意味著我們無法進行精確的對接操作。如果電磁干擾持續,任何錯誤的操作都可能導致航天器與探測器相撞。”
趙珂欣的眼中閃過一絲決絕的光芒,她緊緊握住操作杆,彷彿是在向命運發起挑戰。“需要多長時間遮蔽訊號?”她問道,聲音冷冽而堅定。
“最少需要三分鐘。”吳東平答道,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無奈,“在此之前,我們必須保持距離,避免進一步干擾。”
航天器釋放出一組微型干擾探測器,這些探測器如同螢火蟲般散佈在太空中,形成一層薄薄的電磁屏障。它們閃爍著微弱的光芒,彷彿在試圖中和探測器釋放的訊號。
“屏障正在形成。”吳東平報告道,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希望,“但它的效果有限,我們的操作視窗可能只有五分鐘。”
趙珂欣點了點頭,她的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這就夠了。”她下令道,“繼續接近到操作距離,準備執行切斷任務。”
航天專家操控著推進器,航天器緩緩向探測器靠近。每靠近一步,他們的心就緊繃一分。終於,當航天器與探測器的距離縮短至50米時,探測器的外部結構細節逐漸顯現。
它的天線模組已經嚴重受損,但仍在斷斷續續地傳送訊號。能源核心周圍的散熱片上覆蓋著薄薄的冰霜,顯示出其溫度波動。異常。核心模組的藍光比之前更加耀眼,隱約可見程式碼流動的影像
“這不是普通的光源。”航天專家低聲說道,他的臉上寫滿了驚歎,“它在嘗試模擬某種視覺訊號。”
吳東平分析道:“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