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楊的加入讓整個搜救隊伍都感到振奮。她的專業技能和執照無疑為搜救行動增添了一份保障。在討論中,她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如果山谷裡的風太大,我們可以考慮在風力較弱的早晨或傍晚進行無人機偵察。這樣可以減少風險,提高效率。”
謝達瑋點頭表示贊同,並補充道:“我們還可以利用無人機攜帶的熱成像攝像頭,這樣即便在夜間也能進行搜救工作。如果他們被困在冰洞中,熱成像技術可以幫助我們快速定位到他們的位置。”
這話一出,又是一段沉默。
即便大家心裡都清楚希望渺茫,但還是期待著奇蹟的發生。
登山運動員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我們還需要考慮冰川的移動。喀拉雄冰川的邊緣地帶大機率有冰裂,這是個大問題。我們準備的繩索和安全裝備應該全部帶上,不能為了輕裝而拋棄這最基本的安全保障。”
這句話說得沒錯——多年攀登雪山的經驗和見聞,讓他只相信手中堅實的繩索。
隨著計劃的逐步完善,搜救隊伍的成員們開始各自準備所需物資。他們知道,接下來的搜救行動將充滿挑戰,但每個人的心中都充滿了希望和期待。他們相信,只要團結一心,就一定能夠找到失聯的探險隊,並將他們安全帶回。
夜幕降臨,搜救隊伍在觀景臺附近安營紮寨,準備迎接第二天清晨的搜救行動。儘管心中帶有對未知的憂慮,但每個人都在默默地做著最後的準備,以求在關鍵時刻能夠迅速行動。在星空的見證下,他們的心中只有一個共同的願望——希望失聯的探險隊能夠平安無事。
至少……要找到他們。
第二天清晨,搜救隊伍正式出發——他們首先要做的,是從海拔四千五百米的觀景臺,走到海拔五千五百米喀拉雄冰川山谷入口處。
常年在冰川勘探第一線的澤仁走在隊伍最前,緊跟著是拿著路書的謝達瑋謝達運兄弟。身後跟著的是揹著公用物資的登山運動員和另外幾個自願加入搜救隊的同伴,再往後是小楊,西仁汗則是跟在了隊伍最後,作為整個隊伍最為重要的底牌。
冰川上寂靜無聲,只有耳邊風雪的哀嚎尖嘯,和腳底冰釘與冰面相叩碎裂聲。
“冰裂!需要跨越!”不知過了多久,澤仁的聲音打破了這攝人心魄的沉默。
澤仁一個大跳,跨過了深不見底的冰裂,向著身後的謝達瑋謝達運兩兄弟說道。
謝達運在路書上記錄著冰裂位置,謝達瑋則向著身後揹著東西的登山運動員喊道:“向後傳遞,冰裂,需要跨越!”
風聲淹沒著他們的雙耳,每一次交流都需要大喊。為了節省體力,他們只能用最簡單的話來表達最多的資訊。
“等!”謝達瑋謝達運兩人跳過了冰裂,正當他們想要跟上澤仁時,聽到了身後的聲音。
“等!”謝達瑋向著前方的風雪裡喊著,風雪中若隱若現的身影停了下來。
這個冰裂有些寬,登山運動員需要將自己身上的負重扔過去才能保證自己能安全跳過。
登山運動員和另外幾位負重隊員透過後,小楊和西仁汗也走到了冰縫面前。
小楊深吸了一口氣,目光堅定地掃過冰縫的寬度,然後回頭望向西仁汗。西仁汗點了點頭以示鼓勵。小楊一陣助跑,利用冰縫邊緣的凸起作為踏腳點,一躍而過。西仁汗緊隨其後,他的動作同樣熟練而穩健,兩人成功地跨越了冰縫,與前方的隊伍匯合。
“雪下亂石,注意腳底!報數,六!”
小楊透過冰縫沒多久,前方再次傳來聲音。她回過頭去,看向了西仁汗。好在他們兩個距離不算遠,她能聽見西仁汗也能聽見,不用扯著嗓子喊。
“七!”但是報數還是要讓前面的人聽到,小楊喊了一嗓子。
“八!”西仁汗也喊了一聲。
剛走過亂石堆,兩人在風雪中看見了停下的眾人。正當小楊感到疑惑時,她看見了澤仁。
澤仁沒有說話,只是用手指向了碎石堆起的避風處——旁邊冰面有過鑿切的痕跡,石頭上隱約可見燃燒過的炭黑色。
謝達運走上前,撥開了石頭上的浮雪,用手套擦下了一些黑色的痕跡。他端詳了一番,隨後看向眾人,作出了肯定的手勢。
很明顯,失聯的探險隊在這裡扎過營,至少生過火。
小楊和西仁汗交換了一個眼神,他們知道這可能意味著他們離失聯的探險隊更近了。澤仁和謝達運開始仔細檢查周圍環境,試圖找到更多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