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駕崩”一詞通常是用來專指帝王去世,慈禧太后作為太后,按照嚴格的傳統用詞規範,用“薨逝”來表述她的離世更為恰當。不過在一些相對寬泛或者現代創作語境中,偶爾也會用“駕崩”來指代她去世這一重大事件,意在強調她在晚清政治舞臺上如同帝王般有著極大影響力和掌控力,有一定的藝術化、通俗化處理意味。
1908年,對於風雨飄搖的清王朝來說,無疑是極具動盪與轉折意味的一年。此時的中國,依舊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陰霾重重籠罩,自鴉片戰爭以來,列強的侵略如同一把把利刃,將國家的主權切割得支離破碎,鉅額賠款、割讓土地、喪失海關等諸多權益,讓本就積貧積弱的中國經濟更是雪上加霜。傳統的農業生產在天災人禍與苛捐雜稅的雙重壓迫下難以為繼,大量農民流離失所;民族工商業雖艱難萌芽,卻飽受外國資本擠壓和封建官僚盤剝,發展舉步維艱。
清政府內部,雖有過諸如“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等試圖自救的舉措,可要麼因封建頑固勢力的阻撓,要麼因實施不徹底等原因,未能從根本上改變國家衰敗的命運。而在這一年,光緒帝駕崩,慈禧太后亦薨逝,這兩位在晚清政治舞臺上有著絕對影響力的人物的離去,彷彿給本就搖搖欲墜的清王朝又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朝野上下人心惶惶,整個國家都陷入了一種前途未卜的迷茫之中。
《光緒朝末年大事記》中記載:“戊申年,光緒帝龍體違和已久,終至大漸,崩於瀛臺。未幾,慈禧太后亦駕鶴西去,二聖相繼離世,國中震動,朝局瞬變,新帝溥儀即位,然主少國疑,諸事紛擾,內憂外患更甚往昔,清室之命運,愈發堪憂也。”從這段文獻資料裡,便能深切感受到當時那種風雲變幻、局勢動盪的緊張氛圍,兩位關鍵人物的離世,讓清王朝的未來走向成了一個巨大的未知數,各方勢力都在這變局中或觀望、或謀劃,整個國家的命運如同在驚濤駭浪中的孤舟,隨時可能被吞沒。
我,光緒帝,自年少即位以來,便懷揣著一顆想要重振大清國威、讓百姓安居樂業的心。可這一路走來,卻是處處受阻,滿心的抱負難以施展。我深知國家面臨的困境,西方列強的虎視眈眈,國內百姓的困苦不堪,都如巨石般壓在我的心頭。我曾寄希望於變法維新,希望透過學習西方的先進位制度、文化等來改變大清的現狀,讓它能重新煥發生機,於是我力挺康有為、梁啟超等一眾有識之士,發起了戊戌變法。
那是一段充滿希望與激情的日子,我每日都與維新派的大臣們商討變法的各項事宜,從政治制度的改革,到興辦新式學堂、發展工商業等等,每一項舉措都彷彿是點亮黑暗的明燈,讓我看到了大清未來的曙光。然而,這一切都被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守舊勢力無情地粉碎了。他們發動政變,囚禁了我,捕殺了許多維新志士,戊戌變法就這樣夭折了,我的心也隨著那失敗一同沉入了谷底。
被囚禁在瀛臺的日子裡,我雖身處這一方小小的天地,但心中依舊牽掛著外面的國家和百姓。我時常透過那小小的窗戶,望著外面的天空,想著大清如今的處境,暗自嘆息。身邊的侍從們雖對我依舊恭敬有加,但我知道,在這權力的旋渦之中,我早已失去了掌控局勢的能力,只能任人擺佈。
1908年的初春,我的身體愈發不好了,時常感到乏力、氣短,每況愈下的身體彷彿也在預示著大清那愈發黯淡的前途。我知道,自己怕是時日無多了,但心中那份對國家的憂慮卻絲毫未減。我時常想起曾經和維新派大臣們暢談變法理想的時光,要是那時變法能夠成功,如今的大清會不會是另一番景象呢?
這一年,朝中的局勢愈發複雜了。慈禧太后的身體也出現了問題,可即便如此,她依舊牢牢把控著朝政,對於朝中的各項事務,還是有著絕對的話語權。我雖有心再為國家做些什麼,卻也無能為力,只能在病榻上聽著身邊的太監宮女們偶爾傳來的一些訊息。
有一回,一位平日裡還算忠心的小太監悄悄來告訴我,如今外面的百姓生活更加困苦了,各地又鬧了災荒,可官府的賑災糧卻被層層剋扣,很多災民都餓死在了路邊。我聽了,心痛不已,想要下詔讓地方官員好好賑災,可我明白,我現在的旨意根本出不了這瀛臺,只能乾著急。
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我的病情越來越嚴重了。我感覺自己的生命就像那風中殘燭,隨時都可能熄滅。而朝中似乎也瀰漫著一種不安的氣氛,大臣們都在猜測著一旦我和慈禧太后都離世,這大清的天下該何去何從。
到了深秋時節,我的身體已經極度虛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