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這一年的中國,彷彿被無盡陰霾籠罩,透著無盡悲慼與絕望。經歷八國聯軍侵華戰火後,城鄉處處斷壁殘垣,街巷死寂,百姓流離失所,在飢餓與恐懼中艱難求生。國家經濟崩潰,傳統手工業被洋貨衝擊得七零八落,大片農田荒廢,農民顆粒無收。清政府在列強威逼下,怯懦地坐在談判桌前,任由對方提出苛刻要求,準備簽訂那註定讓國家陷入更深重屈辱的《辛丑條約》。
《光緒朝辛丑條約之殤實錄》記載:“辛丑歲,聯軍肆虐,京津之地滿目瘡痍,朝廷無奈議和,列強所提條款,極盡苛刻,賠款之巨,駭人聽聞,本息累算,幾近傾國之力。且劃使館界,許外軍駐屯,鐵路海關等權益亦遭掌控,主權大損,國家尊嚴蕩然無存,華夏自此陷入更深淵藪,萬民悲嘆,前途渺茫矣。”從這段文獻資料能看出當時慘狀,列強蠻橫,清政府毫無招架之力,鉅額賠款如高山壓頂,讓國家喘不過氣,喪失諸多權益更是把國家命脈交到別人手中,百姓只能在黑暗世道里苦苦掙扎,不知何時是盡頭。
葛明,性格有些執拗且倔強,一旦認定某事,九頭牛都拉不回,旁人很難改變他想法。為人正直,眼裡容不得沙子,見不公之事總要理論,哪怕知道會惹麻煩也絕不袖手旁觀。葛明原本在天津一家報社當學徒,跟著老師傅們學習排版、印刷,偶爾幫忙跑腿送報。本想在報社好好學本事,將來做個能寫文章、針砭時弊的人,可動盪時局很快將他捲入一場又一場風波。
初春的一天,葛明像往常一樣送報紙,大街小巷瀰漫著壓抑氣息,人們臉上滿是惶恐與憂愁。葛明來到一家茶館前,正準備進去送報,就聽到裡面傳來激烈討論聲。
“聽說了嗎?朝廷要和洋人籤什麼條約了,那條約裡條件可苛刻著呢,咱們以後日子怕是更難過咯。”一個老者唉聲嘆氣說道。
“哼,這朝廷也是軟弱,任由洋人欺負,咱老百姓可咋辦呀。”一個年輕人憤憤不平接話。
葛明聽了,心裡一緊,雖早知道朝廷在和洋人議和,但沒想到條約情況如此糟糕。他顧不上送報,走進茶館,向眾人打聽詳情,可大家也都是道聽途說,具體內容並不清楚。葛明心想,自己在報社,說不定能打聽到更準確訊息,於是匆匆趕回報社。
回到報社後,葛明發現報社氣氛凝重,主編和幾個編輯圍在一起看著文稿,眉頭緊皺。葛明湊上前問:“主編,我聽說朝廷要籤個很不好的條約,是真的嗎?”主編看他一眼,嘆口氣說:“是啊,《辛丑條約》內容傳過來了,賠款數目巨大不說,還得讓洋人在咱們地界駐軍,各種權益都被洋人把控了,這簡直把咱中國往絕路上逼啊。”葛明聽了,氣得握緊拳頭說:“這怎麼能籤呢?朝廷難道就不反抗一下嗎?”主編無奈搖頭說:“反抗?拿什麼反抗啊,現在朝廷自顧不暇,根本沒那個實力啊。”
從那之後,葛明心裡一直惦記這事,想著自己雖只是個小學徒,但也得做點什麼,不能眼睜睜看著國家被洋人欺負。於是,他開始送報時,有意和訂報客戶說起《辛丑條約》的事,把自己知道的條款告訴大家,想讓更多人瞭解情況,一起想想辦法。
可很多人聽了,只是無奈搖頭,覺得這是朝廷的事,他們老百姓能有啥辦法。但葛明沒氣餒,覺得只要有人意識到問題嚴重性,總會有人站出來。
一回,葛明在街頭宣傳《辛丑條約》危害時,遇到一個洋人傳教士。那傳教士見葛明說得慷慨激昂,走過來輕蔑說:“你們中國人就該乖乖聽話,簽了條約,以後才有好日子過,你們的政府都同意了,你們這些小民還折騰什麼。”葛明一聽,火冒三丈,瞪著傳教士說:“這是我們國家的事,你們洋人憑什麼指手畫腳,你們用武力逼迫我們籤的條約,那就是不平等的,我們絕不甘心!”傳教士冷笑說:“不甘心又怎樣,你們就是弱國,弱國就沒說話權利。”葛明氣得衝上去要理論,幸好路人及時拉住,不然怕是要惹大麻煩。
隨著《辛丑條約》簽訂日子臨近,葛明越發著急。他在報社聽編輯說,有些地方愛國志士準備聯名上書朝廷,請求不要籤這屈辱條約。葛明覺得是好辦法,想參與其中,便四處聯絡認識的有識之士,一起聯名上書。
在這過程中,葛明結識教書先生陳宇。陳宇欣賞葛明的愛國熱情,兩人一拍即合,開始撰寫上書內容。他們把《辛丑條約》對國家主權損害、對百姓生活影響等詳細寫進去,希望朝廷看到民間呼聲,不要輕易籤條約。
可當他們拿著聯名書找官府呈遞時,遭官府拒絕。官府的人說這是朝廷大政方針,不是小民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