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註定是意義非凡的一年,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中國共產黨迎來了百年華誕。這一百年間,黨帶領著中國人民從艱難困苦中一路走來,歷經風雨,戰勝了無數艱難險阻,創造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從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到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再到改革開放後的蓬勃發展,以及新時代的偉大跨越,每一步都鐫刻著共產黨人的初心與使命,凝聚著全體中華兒女的智慧與汗水。
當時諸多的歷史文獻都記錄著黨的光輝歷程與偉大成就,如“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伊始,便肩負起救亡圖存之重任,一路披荊斬棘,引領中華民族走向復興之路,於時代浪潮中鑄就不朽傳奇也。”在這樣的宏大背景下,全國上下都沉浸在慶祝建黨百年的熱烈氛圍之中,每一個角落都有著平凡人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參與其中,感受著這份榮耀,體悟著黨帶來的深刻影響,而在一座寧靜的北方小城,生活著一位名叫陳建國的老人,他的故事也因這建黨百年的盛事而添上了別樣的色彩。
陳建國出生於1945年,那是抗日戰爭即將勝利的前夕,整個國家雖仍處於戰火紛飛之中,但黎明的曙光已然隱隱可見。他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在那個動盪的年代,靠著微薄的收入艱難維持著一家人的生計。陳建國從小就生活在工廠的家屬大院裡,聽著機器的轟鳴聲,看著父母為了生活早出晚歸地忙碌,心中早早地就種下了要努力生活、為家庭分擔的種子。
小時候的陳建國,沒有什麼像樣的玩具,大院裡廢舊的零件、角落裡的石頭就是他的寶貝。他常常和小夥伴們聚在一起,用那些零件拼湊出各種奇奇怪怪的小玩意兒,玩得不亦樂乎。雖然生活艱苦,但鄰里之間的相互扶持讓他感受到了濃濃的溫暖,哪家做了好吃的,總會分給周圍的鄰居一些,這種質樸的情誼也在他心裡紮下了根。
由於家庭條件有限,陳建國只上了幾年小學就輟學了,隨後便跟著父親進了工廠,成了一名小小的學徒工。剛開始,他對那些複雜的機器裝置一竅不通,只能在老師傅們身邊打下手,遞遞工具、擦擦機器。但他有著一股不服輸的勁頭,每天下班後,別的工友都走了,他還留在車間裡,仔細研究機器的構造,向老師傅請教操作的技巧。經過長時間的刻苦學習和實踐,他逐漸掌握了不少技能,能夠獨立完成一些簡單的生產任務了。
在工廠裡,陳建國結識了同車間的姑娘李翠花。翠花性格開朗,心地善良,幹活也特別麻利。兩人在日常的相處中漸漸產生了感情,後來在工友們的祝福下,結為了夫妻。婚後的日子雖然依舊平淡而忙碌,但兩人相互理解、相互支援,一起為了小家的幸福努力著。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迎來了自己的孩子。陳建國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哪怕家裡經濟再緊張,他也想盡辦法供孩子讀書。他總是對孩子說:“咱沒文化吃了太多苦,你可得好好學習,將來做個對國家有用的人呀。”孩子也很爭氣,學習成績一直不錯,這讓陳建國感到十分欣慰。
陳建國在工廠裡一干就是幾十年,他從一名學徒工成長為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帶出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徒弟。他對工作兢兢業業,每一個零件的生產都嚴格把關,多次因為高質量完成生產任務而受到廠裡的表彰。他常說:“咱這工作雖然普通,但關乎著國家建設,可不能馬虎呀。”
到了2021年,陳建國已經76歲了,身體雖然有些小毛病,但精神頭還算不錯。他平日裡就喜歡在小區裡和老朋友們下下棋、聊聊天,回憶回憶過去的日子。當得知這一年是建黨百年的重大時刻,整個城市都在籌備各種慶祝活動時,他的心裡別提多激動了。
在社群裡,開始組織大家參與一些建黨百年的主題活動,比如黨史知識競賽、紅色故事分享會等。陳建國第一個就報了名,他說:“我雖然年紀大了,但黨這一路的事兒我可都記得清楚著呢,我得把我知道的講給大家聽呀。”為了準備黨史知識競賽,他每天都戴著老花鏡,認真地翻閱各種黨史資料,把重要的事件、時間節點都一一記下來,還時不時地和家裡人討論,加深記憶。
在紅色故事分享會上,陳建國講述了自己小時候經歷的一些事兒,那時候雖然生活艱難,但總能看到共產黨人在為了老百姓的生活奔波,組織大家生產自救,抗擊災害,那種一心為人民的精神讓他深受觸動。他講得繪聲繪色,在場的人都聽得入了神,彷彿跟著他的講述回到了那個艱苦卻又充滿希望的年代。
社群還組織大家一起排練文藝節目,準備在慶祝建黨百年的社群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