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呢,反正咱現在也只能守著了,希望主公能有別的辦法吧。”
而在朱元璋的軍中,徐達和常遇春兩位將軍也在商討著攻城之策。
常遇春皺著眉頭說道:“這平江府城防堅固,守軍又頗為頑強,一味地強攻,怕是會損失慘重,得想個巧妙的法子才行啊。”
徐達點頭稱是,說道:“嗯,我也正有此意,咱們可以先從周邊的據點入手,逐步瓦解他們的防線,再尋找機會攻城,另外,還得想法子讓城中的百姓知道,咱們是仁義之師,不會傷害他們,也好減少些阻力。”
於是,朱元璋的軍隊開始對平江府周邊的一些小城池、據點發起進攻,接連攻克了不少地方,讓平江府越發孤立無援。
在城裡,百姓們的日子也越發艱難了。糧食開始變得緊張起來,物價飛漲,我那原本就不多的布匹,也賣不出什麼價錢了,一家人只能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我妻子看著日漸見底的米缸,愁容滿面地對我說:“當家的,這糧食越來越少了,再這樣下去,咱們可都要餓肚子了呀,這可咋辦呢?”
我安慰她道:“娘子,別太擔心,朝廷(指張士誠這邊)應該會想辦法的,咱們再撐撐吧。”
可我心裡也清楚,這情況是越來越糟糕了,若是城破了,也不知道會面臨什麼樣的命運。
隨著時間的推移,朱元璋的軍隊終於準備對平江府發起總攻了。他們動用了各種攻城器械,投石車、雲梯等紛紛登場,一時間,石塊如雨點般朝著城牆上砸來,喊殺聲震天動地。
我和其他守軍們一起,守在城牆上,拼命地抵擋著對方的進攻。我拿著石塊朝著城下扔去,看著那雲梯上不斷攀爬上來的敵軍,心裡又害怕又憤怒,用手中的長槍不斷地刺向他們。
常遇春將軍親自率軍攻城,他身先士卒,在戰場上勇猛無比,所到之處,敵軍紛紛敗退。
徐達則在後方指揮排程,看著戰場上的局勢,適時地調整著戰術。
這場攻城戰打得異常慘烈,從白天一直持續到夜晚,城牆上、城牆下,到處都是屍體,鮮血染紅了大地。
我早已是疲憊不堪,身上也受了些輕傷,可根本顧不上這些,只想著能守住城池。
然而,終究是寡不敵眾,平江府的城門還是被攻破了。朱元璋的軍隊如潮水般湧了進來,城中一片混亂。
我看著那湧入的敵軍,心想這下完了,可又無力反抗,只能和其他百姓們蜷縮在角落裡,等待著命運的審判。
可讓我意外的是,朱元璋的軍隊並沒有像我想象中那樣燒殺搶掠,他們進城後,很快就開始維持秩序,張貼告示告知百姓們不要驚慌,會保障大家的安全。
我心中暗自慶幸,想著或許這就是不幸中的萬幸吧。
張士誠呢,在城破之後,還想著做最後的抵抗,可終究還是被朱元璋的軍隊擒獲了。
朱元璋聽聞平江府被平定的訊息,心中大喜,對大臣們說道:“此番平定張士誠,江南之地算是盡入我手,這可是咱們邁向天下的重要一步啊,當好好安撫百姓,恢復此地的生機,讓其為我所用。”
大臣們紛紛稱是,隨後便開始安排官員到平江府等地,去治理地方,恢復生產,安撫民心。
我在這之後,也慢慢感受到了這新的變化。官府開始發放糧食救濟百姓,鼓勵大家重新做起生意,恢復集市的繁榮。
我又重新擺起了我的布匹攤,雖然一開始生意還很清淡,可看著這城裡漸漸有了生氣,心中也滿是感慨,想著這天下的局勢,果然是變幻莫測,而自己能在這亂世中活下來,還能繼續過日子,也算是一種幸運了。
在這同一時期,世界其他國家也有著各自的領土紛爭以及地方治理等方面的情況,且與1367年朱元璋平定張士誠有著諸多關聯與可比之處。
在英國,當時正處於中世紀晚期,其國內也是封建領主割據,時常為了爭奪土地、人口等資源發生爭鬥。各個領主都有著自己的城堡和領地,彼此之間戰爭不斷,就如同朱元璋與張士誠這般割據一方相互征伐。不過英國的戰爭規模相對較小,多是區域性地區的衝突,而且戰爭的方式也較為傳統,主要依靠騎士的衝鋒陷陣。在領主佔領了新的土地後,治理方式也比較簡單,大多是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徵收賦稅、管理百姓,缺乏像朱元璋平定張士誠後那樣有系統的治理舉措,去恢復地方的生機與穩定,體現出不同國家權力結構與地方治理理念的差異,英國重領主私利主導下的簡單治理,大明則重朝廷統籌下的綜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