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莫要忘了自己身為藩王的本分。
經過這些事兒,朝廷也意識到了對功臣和藩王管理的重要性,開始進一步完善相關的制度,加強對他們的監督,確保權力不會被濫用,讓這大封功臣與分封藩王之舉能真正有利於大明的江山社稷。
在這同一時期,世界其他國家也有著各自的功臣封賞以及地方分封等方面的情況,且與1370年大封功臣與分封藩王有著諸多關聯與可比之處。
在英國,當時正處於中世紀晚期,其國王對於功臣的封賞多是賜予土地、財富以及一些榮譽頭銜等。那些跟隨國王征戰的貴族們,憑藉戰功獲得大片的領地後,便在自己的領地上擁有高度的自治權,可自行制定律法、徵收賦稅、組建軍隊等,就如同一個個小王國一般。與大明透過大封功臣,授予官職爵位,讓他們在朝廷的體系內為朝廷效力,並且受到朝廷嚴格的監督管理不同,英國更側重於讓功臣們在獲得賞賜後相對獨立地進行統治,體現出不同國家權力結構與功臣管理模式的差異,英國重功臣自主統治下的封賞模式,大明則重朝廷統籌管理下的功臣任用。
在法國,中世紀晚期的法國,有著濃厚的封建等級制度,國王封賞功臣時,除了賜予土地和財富外,還會給予一些特權,比如在宮廷中的特殊地位、參與重要決策的權力等。而對於地方的分封,主要是將土地分給各個貴族家族,貴族們在自己的領地內享有較大的權力,並且要向國王履行一定的義務,如提供軍事支援等。相較於大明大封功臣與分封藩王有著明確的職責、權力範圍以及嚴格的制衡機制,法國的封賞和分封顯得更為複雜且權力界限相對模糊,體現出不同國家治理理念與權力分配規範程度的差異,法國重貴族利益主導下的複雜分封模式,大明則重朝廷主導下的規範分封管理。
在奧斯曼帝國,其疆域遼闊,蘇丹對於功臣的賞賜多與軍事相關,比如賜予更高的軍銜、更多的軍隊指揮權以及豐厚的戰利品等。在地方治理上,採用軍政合一的模式,會派遣帕夏等官員到各個行省進行管理,這些官員既掌握著軍事大權,又負責地方的民政事務,同時,宗教在地方治理中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力,伊斯蘭教的神職人員會協助官員進行社會秩序的維護、道德規範的引導等。與大明大封功臣注重綜合考量其功勞,分封藩王側重於從皇室血脈角度維護地方統治不同,奧斯曼帝國更注重軍事與宗教因素在功臣賞賜和地方治理中的作用,體現出不同民族宗教構成與權力分配方式的差異,奧斯曼重軍政宗教結合下的封賞治理模式,大明則重朝廷綜合考量下的功臣藩王管理。
在威尼斯共和國,作為商業城邦,其對於有貢獻之人的獎賞主要圍繞著商業利益展開,比如給予貿易特權、在商業公會中的重要職位等,讓他們能在商業活動中獲取更多的利潤,以此來激勵人們為城邦的發展貢獻力量。威尼斯並沒有傳統意義上的地方分封,而是透過商業家族和商會對各個商業區域進行管理,保障商業秩序和自身的利益。與大明大封功臣與分封藩王從政治、軍事、地方治理等多方面進行考量不同,威尼斯更側重於商業利益驅動下的獎賞與管理模式,體現出不同發展模式與權力分配重點的差異,威尼斯重商業利益考量下的獎賞管理模式,大明則重綜合領域考量下的功臣藩王管理。
在阿拉伯地區,部落眾多,各部落內部對於有功勞的成員,通常是根據部落的傳統習俗,給予更多的牲畜、草場等資源,或者提升其在部落中的地位,讓其參與到部落重要事務的決策中。部落之間有時會透過聯盟等形式形成一定的區域治理結構,但整體較為鬆散,缺乏像大明這樣由朝廷統一進行大規模的功臣封賞和規範的藩王分封模式,體現出不同地域文化背景與權力分配形式的差異,阿拉伯重部落習俗主導下的獎賞管理模式,大明則重朝廷規範主導下的功臣藩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