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國74年的春節很快就過去了,南北河堤的加固工程及新的安置小區也如期的完成了。
鵬鶴集團現在最大的任務就是那100座養老院和學校的建設。
春節前一個樣板示範養老院和學校已經建成,就在紋河的西面,緊靠王鵬老家原來那個鄉。
這個地方有6個自然村,相對比較集中,就建了一個規模比較大的養老院和小學校。
選址在王巷村與什字村的北邊,那裡緊靠渭河大壩。
兩個村子中間有一條直通大壩的鄉間公路,養老院建在王巷村的北邊,學校建在什字村的北邊,公路從中間穿過。
這裡的人口相對比較密集,養老院的規模也相對大,就沿東西向修建了四排房舍,緊靠大壩那裡有兩排,每排就是50個標準房間,中間有50米的花園式活動場地,再南邊又是兩排房舍,同樣也是每排50個標準房間,這樣就有200個標準房間,可以容納400人養老。
在兩排房舍的西邊就是餐廳和洗浴設施,在靠近公路的旁邊就是養老院的大門,大門南側就是辦公室、醫務室等等,北側就是員工宿舍,這裡都是三層建築了。
養老院配置專業廚師4名,其他廚房餐廳服務人員10人;醫護、保健人員20人,司機2人,保安2人,正副院長各1人。
基本配置就是40人,也就是1個人管理10人。
院長的工資由民政局負責,其他人員的工資由鵬鶴慈善基金會負責。
這裡的土地由6個村子負責提供,現在佔用的是王巷村的土地,其他村子在另外的地方在劃撥補償給王巷村,其實也就是入住養老院的老人的土地就沒有了,也就是老人以土地入股,他們的養老費用就是那些土地了。
養老院的產權屬於鵬鶴慈善基金會,民政局負責監督檢查。
對面就是小學校,在靠近大門口的地方就是一個大的標準化的操場,400米的塑膠跑道,中間是一個標準籃球場;後面就是一排南北走向的寬敞的教室,從小學一年級一直到小學五年級,每個班級兩間教室。
北側就是圖書館、電教室和教師辦公室,辦公室在靠近大門那裡。
南側就是餐廳及教職工宿舍。
這裡的配置全部按照教育局的標準配置,教職員工的工資由教育局負責基本工資,鵬鶴慈善基金會負責獎金及考核工資,他們的吃住全部免費。
學生也都是全免學雜費,每個學生的校服、學習用具都是按照標準免費發放的,每天早餐及午餐都是免費的。
這裡所佔用的土地是什字村的,同樣也是按照養老院那裡的情況由各位老人們的土地流轉的,由其他各村給予補償的。
學校的產權也屬於鵬鶴慈善基金會所有,接受教育局管轄及管理。
學生及教職員工的費用除教育局所發教師基本工資外,其他全部由基金會負責。
養老院建成以後就邀請村子裡面的60歲以上的老人來居住,結果報名參加的人很少,只有不到30人,那些報名參加的老人基本都是沒有生活自理能力的人,或者就是兒女不怎麼管的老人,這下就出乎大多數人的社想了。
為啥?經過調查研究,許多家庭認為,儘管老人已經60歲以上了,但是在家裡還可以做一些農活和家務,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基本都出去打工了,家裡就剩下老人和孩子了,如果沒有老人在家看孩子看家,他們也沒有辦法在外面賺錢;還有老人的土地現在也值錢呀!老人在家看孩子照看家裡,那些土地可以作為一項收入,如果進入養老院,不但沒有人照看孩子及家庭,土地還要上繳,怎麼算都不合適!
當然了,這些都是子女的演算法!
只有哪些老人沒有生活自理能力了,他們就沒有價值了,還需要花費人力和物力,送養老院最合適,就是把家庭的負擔轉嫁給養老院了。
至於那些兒女對他們不好的老人,感覺在養老院最好了,每天不為吃喝發愁,還有一幫老人們在一起,最低不用再受氣了!
這些老人雖然願意,但子女卻不願意!
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以後,大家都哭笑不得,一個好心相助就出現了這些問題呀!
也不能說那些村民的想法不對,他們的想法和做法也有道理呀!
至於王鵬以前成功運作的幾個養老院,與這些都不一樣,天衢市和山區安置小區那個養老院基本都是孤寡老人,後來在新建的安置小區裡面的養老院,那些人基本沒有這些問題,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