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修櫓轅轀,具器械,三月而後成,距NFEE2,又三月而後已。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

夫將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軍者三:不知軍之不可以進而謂之進,不知軍之不可以退而謂之退,是謂糜軍。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者,則軍士惑矣;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則軍士疑矣。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是謂亂軍引勝。

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

故曰:知己知彼者,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譯文】

孫子教導我們說:凡是用兵打仗的,讓敵國全部投降的為上策,和敵人硬拼的就差一檔次;讓敵人全軍投降的為上策,圍殲這個軍的就差一檔次;讓敵人全旅投降的為上策,做掉這個旅的所有人就差一檔次;讓敵人全卒投降的為上策,把他們打到殘廢的就差一檔次;讓敵人全伍投降的為上策,逼他們跳樓的就差一檔次。這裡面的“軍、旅、卒、伍”都是遙遠的春秋時期的軍隊編制單位:一個軍有一萬二千五百人;一個旅有五百人;一個卒有一百人;一個伍有五人。這是基礎知識,大家一定要記清楚,說不定參加開心詞典的時候就會被王小丫問到。所以說,百戰百勝並不是最牛逼的;不動刀槍而讓敵人投降,才是最令人敬仰的。想讓別人敬仰你嗎?想流芳百世讓人們世世代代記著你嗎?想出門的時候聽到女生的尖叫嗎?快來不戰而屈人之兵吧!

優秀的軍事家用政治手段戰勝敵人,比如恐嚇、在聯合國大會上批鬥、斷絕援助等方式;再差一點的用外交手段孤立敵人,搞臭他和周圍國家的人,比如造謠、挑撥離間、往周圍國家丟垃圾賴給他們等方式;再差一點的就是派軍隊去和敵人硬拼,最讓人見不得的就是扛著梯子,喊著號子去強攻敵人的固若金湯的城池了。不到萬不得已,我們都不會用攻城這一招兒的。攻城這一招兒不但聽上去很粗俗,而且還大大地划不來。官兵們都是普通人,而這也不是武俠小說,高高大大的城牆靠飛或者跳是上不去的,這就需要修造飛樓和攻城用的巢車,還要準備雲梯,而這些東西製造工藝複雜且很耗費木材,即便有魯班親自來督導建造也要好幾個月才能完成,而且魯班的出場費也不便宜。還有一種方式就是在城牆邊上堆土山,堆到高過城牆為止,這樣一車車地拉土也要好幾個月才能完成。然後將領們當了好幾個月的民工氣憤不過,指揮著士兵像螞蟻一樣順著梯子或者土山往城牆上爬,士兵們爬呀爬,城牆上的石頭啊箭啊拖鞋啊便便啊就往下飛呀飛,士兵們就啊呀啊……城沒攻下來士兵之中的三分之一就這樣白白地掛了,這就是強攻堅固的城池的災難了。所以說,善於用兵打仗的人,要讓敵軍屈服,不靠硬拼;奪取敵人的城寨,不靠明搶;滅了敵人的國家,不靠包圍和打持久戰。打仗也是要用腦子的,用謀略用思想奪取天下。我軍不受傷,然後還能得到最後的勝利,這就是用腦子打敗敵人的原則。

在用兵打仗的過程中,如果我方的人馬是敵人的十倍,就包圍他,邊讓他們捱餓邊嚇唬他們,還可以在他們面前吃雞腿香他們,最終讓他們神經崩潰而投降;如果是五倍的話就進攻他們,五個打一個,就不信幹不過他;如果是一倍的話就引誘他們,讓他們的部隊分散,然後接著五個打一個;如果兩人力量差不多的話就想辦法打敗他,如果力量比敵人弱的話就想辦法擺脫他們,暫時藏起來,金蟬脫殼,走為上在這裡都很有用處。如果你不顧自己力量弱小,還硬是要衝上去拼命的話,最好的後果就是給人俘虜了,最差的後果就是被人做掉了,中間的這種就是你做人很有原則地自盡了。

在這兵荒馬亂的年代裡,將帥對於國家來說是最重要的,將帥如果很能幹,輔佐老大很出色,國家就會強盛,將帥如果沒什麼能力,人格又有缺陷的話國家就會衰弱下去了。不過尊重是相互的,作為國家的老大,你也應該尊重將帥的意見,以下三種情況你可能會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