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本發自骨子裡的拜服。
“命令第215聯隊,立刻派出偵察部隊,偵察支那人的動向,同時向四周城池的大ri本皇軍發電報,要求聯合作戰,消滅逃竄的支那軍隊。”森源合一大佐雖然憤怒,但還沒有昏了頭腦。明白只有將這支膽大包天的中**隊消滅,他才能夠挽回自己指揮上的錯誤,保住自己的地位。
“大佐閣下,我們是不是應該向師團部發電,支那登入的軍隊足有兩萬人,只是憑藉我們一個七千人的旅團,就算正面交戰也未必能夠對付得了。只有集合整個師團,甚至幾個師團的力量,才能夠徹底清剿支那軍隊。”215聯隊聯隊長大聲建議道。
“八嘎,我們是戰無不勝的大ri本皇軍,面對一支支那海外孤軍就要勇敢行動,將其消滅。這點小事怎麼能夠讓師團長閣下費心。”臺灣的ri軍軍官大都是從第二師團抽調出來的。這是一支沒有和中**隊交過手的軍隊,他們的軍官依然如同之前那般囂張。這次事件要是換了吃過大虧的ri本其他常設師團的師團長,必然不會這樣簡單處理。
“報告旅團長閣下,師團長急電,要求您和少佐以上軍官全部回指揮部聆聽訓示!”剛剛離開的小水茂一中佐跑過來說道。中**隊剛剛撤離,他們自然接收了指揮部。就在他們剛剛架起天線不久,軍團部的電報就來了。小水茂一中佐不敢怠慢,立刻前來尋找森源合一大佐。
“師團長竟然這麼快就知道了!真是該死!”森源合一大佐暗罵一聲,命令各聯隊主官和參謀長隨自己前往指揮部。他們不知道,這一去等待他們的不是師團長的訓斥,而是死神的邀請。。。)
s
第六百七十二章 華夏一統(結局)
李宗仁偷襲高雄成功,搬走了高雄城囤積的大量物資,武器彈藥,機械裝置都得到了極大補充。這為李宗仁率領的八十八軍在臺灣島的堅持提供了基礎。
李宗仁的八十八軍就像是一柄鋼刀插入敵人的胸膛,這極大的改變了中日對峙的局面。日本很大一部分力量從朝鮮抽調到臺灣對付愈加壯大的李宗仁部,這使得馮庸可以集中人力物力進行東歐的戰爭。
多國聯軍雖然佔領了蘇俄極大一部分的土地,但是蘇俄並沒有滅亡,反而因為國土的丟人和多國聯軍的惡行而陷入狂熱,戰爭在蘇俄紅軍不計傷亡的反撲中保持了僵持局面。倒是中**隊,因為嚴明的紀律,秋毫無犯的作風,不但在多國聯軍中的地位越來越高,連對手蘇俄都不得不承認中**隊是一支瘋狂而又值得尊敬的對手。
與此同時,北京方面也在醞釀著新一輪的改革,三軍統帥馮庸召開全國民族獨立黨第一次大會,並邀請全國各各族人士,各界代表。歷時三個月完成了新憲法的修訂和其他法律的建設,讓中華民主共和國徹底確立法制基礎。同時為了防止壟斷經濟的產生,在尊重個人私有財產的基礎上,加強監管土地、礦產等根本資源。
在全國範圍內普及作物改良品種,各大兵工廠在擴大的兵工生產的同時,建設農業機械廠,在維繫戰爭的基礎上,保證農業生產的穩定工業化。馮庸的態度很明確,中華民主共和國雖然取得一系列讓人矚目的成就。但是這不能改變中華依然是落後農業國的事實,老百姓的溫飽需要解決。如果老百姓吃不飽飯,中**隊打下再大的地盤也沒有意義。
華夏國內一系列改革。影響最大的就是老對手日本,針對華夏內部的計劃,日本內部被分為兩派,一派為和平派。認為華夏短時間內無力再戰,日本應該廢除戰時狀態,接力恢復瀕臨崩潰邊緣的經濟。另外一派為鷹派,他們認為華夏的舉動不過是釋放煙霧彈,為的就是放鬆大日本帝國的警惕心,好透過突襲對付大日本帝國。兩種流派的較量因為天皇的介入而讓鷹派全面勝利。日本失去了最後一次撥亂反正的機會。在擴軍備戰的道路上越走越深。
1925年,中國和蘇俄單方面簽訂協議,蘇俄放棄整個西伯利亞的所有權來換取華夏的收兵。面對這個結果,西方各國大驚失色,紛紛派遣大使前往北京,面見馮德麟父子。
之後北京方面也證實了這則訊息,這讓西方各國大為憤怒,認為華夏言而無信,見利忘義。
對此華夏的回答很簡單:“國家與國家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各國自然不甘心失敗,他們成立以各國駐華大使為首的談判代表團,和華夏就撤兵的問題展開談判。
華夏方面照單全收,和各國打起了太極。日本上躥下跳。竭力蠱惑華夏威脅論,試圖再次組建多國聯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