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了萍(鄉)瀏(陽)醴(陵)武裝起義。因其倉促舉事,缺乏嚴密計劃,號令不一,加之會黨本身的諸多弱點,號稱3萬之眾的起義軍雖然奮戰近月,終以寡不敵眾而告失敗。
訊息傳到湘潭,人心浮動。
至此,城裡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風潮,已經開始波及並影響到了偏遠的鄉鎮和山村。
當年冬天,毛順生因家中的農活太多,又不想多花錢僱幫工,便讓大兒子也輟了學。於是,毛澤東便和二弟一起在家幫父親務農了。
。 想看書來
五、舊婚姻如桎如梏 寄豪情博覽群書(1)
舊婚姻如桎如梏寄豪情博覽群書
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的毛澤東已經14歲(虛歲15歲)了,這在鄉里已經是“成年人”了。
輟學後的毛澤東白天要在田裡幹一個整勞力的活,晚上還要幫父親記賬。正是在這段時間裡,他抓緊時間學習,貪婪地閱讀了那些能夠找到的除了經書以外的各類書籍,包括天文、地理、醫學、數學、周易、奇門遁甲、相書、明清小說、詩詞格律、各類雜記、傳記、地方誌、神話故事等等。
毛澤東漸漸地發現,他所讀的書中描寫的人物大都是一些“勇士”、“豪傑”、“官員”或者“文人學士”,再就是帝王將相、才子佳人,極少有貧苦農民被描寫成主角。這些,引起了他不斷地分析和思考。
知識面越來越廣了,毛澤東由自己不信神、不信佛到勸說母親最好也不要再信神、信佛了。文素勤對於大兒子的這種思想變化感到憂心忡忡,並時常責備大兒子對於敬神拜佛的儀式漠不關心。
毛順生為毛澤東定下了一門婚事。女方家住湘潭縣楊林鄉赤衛村樓前門,有田產,不乏讀書之人,在當地也算得上是頗有聲望的大戶人家。女方姓羅,比毛澤東大3歲,在家中排行第二,是長女且長到18歲時已經出落得非常美麗聰明而又豐滿柔順,且為人賢淑、通情達理。
毛羅兩家本是世交,毛順生便主動向羅家提出了兒女結親的要求。羅家見毛澤東長得已是一表人才,且又知書達理,毛家與羅家也算是門當戶對,便答應與毛家結為秦晉之好。
毛順生為人精明,勤儉持家。毛家急需要解決勞動力的問題,所以希望毛澤東早日成婚,家中也好多一個幫手。
雖然毛澤東反對這門婚事,但拗不過父親的專橫,也不願惹母親傷心,只得違心地遵從了父母的意願。毛羅兩家選擇了良辰吉日,為毛澤東和羅小姐按照鄉俗族規舉行了熱鬧的婚禮。
但是羅小姐萬萬沒有想到,自從她嫁到毛家以後,卻根本得不到丈夫的愛。雖然她十分賢惠,對公婆極盡孝道,除了幫助婆母料理家務,還要盡心竭力照顧丈夫的一切,對丈夫體貼備至。但是,封建的包辦婚姻使她和丈夫之間無法溝通感情。毛澤東始終不滿這樁婚姻,他從不與妻子同房。而羅小姐心中有苦說不出,她對丈夫的一片痴情也只能是隨著歲月的流逝而付諸東流……
轉眼到了1908年(清光緒三十四年),經過舅舅的再三說情,二弟毛澤民又去南岸讀書了,毛澤東便成了家中的主要勞動力。
是年,毛澤東因母親生病許了願,便遵從母命獨自跋涉了100多里路,專程到南嶽衡山的大廟去朝佛進香。
一路上,毛澤東風餐露宿,全憑著年輕人的一股朝氣和健壯的體魄。為了節省幾個銅板,他幾乎沒有買過一頓飯吃,只吃自帶的乾糧,渴了就喝幾口山澗的泉水。這是他第一次遠離家門,只用了兩天的時間便踏上了風景秀麗、寺院眾多的衡山。
毛澤東先去了南嶽的大廟中,極其虔誠地為母親拜佛進香還願。諸事完畢後,他信步遊覽了南嶽真君祠大殿,又去了嘉應門、御碑亭和寢宮,對御碑上刻的字看得格外仔細、認真。接著,他登上了衡山的主峰祝融峰。這裡山高林密,氣勢雄偉,登上山頂可以俯瞰盤亙數百里的大小72座山峰,漫山的蒼松翠柏和一簇簇紅了的楓葉,令極目遠眺的毛澤東頓感心曠神怡、感慨萬千,極大地激發了他對祖國大好河山誠摯的愛和深深的情,同時也更加激發了他要走出大山、去到更廣闊的天地間幹一番大事業的雄心壯志。他想:祖父生前一再囑咐自己,有機會一定要到衡山的大廟看一看,是很有道理的……
1909年(清光緒三十五年),韶山沖來了一位名叫李漱清的教師,這位長沙法政學校的畢業生,是個思想開朗的維新派人物。他家在韶山沖,與毛澤東的同學李慶豐是本家。他回到家鄉以後,積極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