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心的仇恨充斥心頭,喊殺聲聲聲啼血。
鼓聲隆隆,旌旗獵獵,秦牧一聲令下,秦軍士卒一齊揮刀,一千顆頭顱同時滾落,濃濃的血腥味再次瀰漫在揚州城外,一千顆頭顱被秦軍拿來在萬人冢前壘起京觀。
在場觀看的百姓哭聲一片,許多人撲到巨大的冢丘上聲聲哭斥:“女兒啊,爹爹找不著你啊,你要是在下面,應該看見吧,秦王為咱們報仇啦,報仇了呀。”
“老婆子啊,你和孩子們都在哪呀,秦王為咱們報仇啦,你們聞到了嗎,那些畜牧的血流了一地,你們聞到了嗎?”
“爹呀,娘呀,你們安息吧,秦王為咱們報仇啦,老天爺呀.......嗚嗚嗚........”
秦牧看了這心酸的場面,也不禁熱淚盈眶,揚州數十萬百姓,在那場大屠殺中僥倖活下來的少之又少,誰不是血淚斑斑。
秦牧對在場的官員和士卒大吼道:“你們都看到了嗎?國家積弱,不管你們是官,是兵,是民,都要任人屠戮淫掠,誰也不能倖免。本王在這裡建紀念堂,不僅是要告慰揚州死難的百姓,更是要全天下人都記住這場血慘絕人寰的大屠殺;
要讓大家明白,要想這樣的慘劇不再重演,就要盡到你為官、為兵的責任,為官者要清廉自守,造福百姓,為兵者要奮勇殺敵,保家衛國。只有這樣,百姓才能安居樂業,才不會受人宰割,揚州這樣的慘劇才不會重演........”
楊慎、堵胤錫、顧君恩等一大群隨行官員,以及上萬軍民默默地聽著,在高大的萬人冢前,在揚州劫後餘生的百姓罵訴聲中,秦牧的一番不帶任何修飾的話,讓所有人心中慼慼,感觸尤深。
而秦牧在江陰、揚州大祭的事,很快傳遍四方,引了非常大的反響,人們對此討論紛紛,揚州的慘劇和江陰的氣節,為更多的人所熟知,也更激發了天下人同仇敵愾的心裡,進一步為秦國贏得了更多的民心。
大祭過後,秦牧百事纏身,沒法在揚州多留,隨後便乘船回金陵,船隻剛出運河口,恰逢去崇明島說降鄭芝龍的宋獻策趕回。
他一登船,立即拜道:“臣宋獻策拜見秦王。”
“免禮吧,和鄭芝龍談得怎麼樣?”秦牧示意他坐下,並讓侍女端上茶來。
“稟秦王,鄭芝龍態度頗為傲慢,一開始堅稱隆武才是正統,經臣曉以利害,他雖然有所收斂,願意向秦王稱臣,但仍堅持要秦王您答應,不得派兵進入福建,不得為難隆武.........”
不等宋獻策說完,秦牧就打斷道:“若是隻是這些,就不必說,什麼永鎮福建那一套,他想都別想。”
顧君恩沉吟道:“秦王,靖江一戰,實際上雙方已經撕破臉,答應他永鎮福建自然不行,但若是不答應,鄭芝龍必定顧慮重重,絕不會輕易歸降,我軍還是儘快進兵廣東才是。”
一開始秦牧對招降鄭芝龍就沒抱太大希望,他想了想說道:“進兵廣東是一方面,要真正滅掉鄭芝龍,還得增加水師戰力才行,等江南一平定,立即重啟龍江船廠,不管是對付鄭芝龍,還是將來北伐,都需要一支強大的水師。”
*********************
ps:天氣熱,坐在電腦前久了感覺頭暈腦漲,各位兄弟,二十幾號了,給點支援吧。
求月票!
求月票!
求月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