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9章 背水一戰

*****

李自成喪命於蘄州南面的鳳凰山,屍體很快被農大年等人運回大別山南麓的大順軍營寨。

宋獻策,顧君恩、喻上猷、袁宗第、劉芳亮、郝搖旗、劉體純、張鼐、吳汝義等大順朝文臣武將無不驚慌失措。

大順軍士氣本為就已經十分低迷,有李自成這個皇帝在,還在艱難維持著局面,現在李自成這根主心骨一去,所有人心裡都可以用絕望二字來形容。

邵華趕到大別山時,本來因攻勢受挫,準備回去增援阿濟格的吳三桂,聽說李自成喪命之後,又揮軍自梅川殺上大別山南麓;

大順軍士氣降到了冰點,這期間出現大量的逃兵;桂凹、鼓嶺、楊家垸、董家嶺、下餘壪等軍寨接連失守,大順軍群龍無首,隨時可能徹底崩潰。

邵華緊急與袁宗第、劉芳亮、田見秀、郝搖旗、劉體仁等一眾大順軍將領榷商,事實上,到了這田地,袁宗第等人已經沒有多餘的選擇,要嘛降清,要嘛各自逃命,要嘛投入秦軍懷抱。

邵華快刀斬亂麻,答應了他們提出的大部分條件。

而邵華提出的條件只有一個,那就是把大順軍的家眷儘快送過江去安置。

劉芳亮等人非常清楚,秦牧這是要他們拿出最基本的誠意來,憑心而論,若真心歸順的話,把他們的家眷安置到安全的湖廣去,這對他們也是有利的。

首先,家眷安全了,不用再跟著大軍東逃西躲,忍飢挨餓。

再則他們今後沒了老弱婦孺的拖累,可以靈活作戰,生存和取勝的機率都會大大增加。

若是連這一點也不答應的話,絕對不可能讓秦牧相信他們是真心歸附。

因此各人沒有過多猶豫,便答應了下來。

這個條件一談妥。雙方就從合作關係變成了從屬關係。

劉芳亮、田見秀等人開始向士兵們宣告加入秦軍的訊息,同時說明了秦牧答應一系列優渥條件。

一夜之間,這一支大順軍全部換上了秦軍的旗幟。有了依靠,有了盼頭之後,士氣得到了不小的恢復。

近十萬老弱婦孺都盼著能早日到湖廣去過上安穩的生活,她們一路逃亡,終日提心吊膽。惶恐不安,盼望儘快過上安定的生活是人之常情。

搞定大別山這邊後。邵華立即將宋獻策和顧君恩帶回武昌,臨走之前一再向田見秀、劉芳亮等人保證,秦軍大將劉猛很快會大舉渡江,合擊吳三桂。

在大別山時,邵華對李過那支人馬隻字不提,將宋獻策和顧君恩帶過江之後,才恍然想起似的,對二人說出李過那支人馬的下落,同時讓宋獻策儘快趕往李過軍中,加以勸說。

早已準備好的劉猛。當夜即率兩萬大軍,在鄱陽湖水師的協助下渡過長江北岸,挺進到廣濟城,直接威脅吳三桂的右翼,逼得吳三桂不得暫時撤往羅田。

原大順軍家眷在兩軍掩護之下。開始分批渡江南下。

*********

漢陽城下,清軍傷亡慘重,卻依然看不到破城的希望,相反,阿濟格的綠營兵在秦牧強大的宣傳攻勢之下,跑了近半,使得士氣大跌。

恰好此時,阿濟格接到吳三桂求援,說大順軍家眷正在秦軍掩護下搶渡南下,阿濟格立即順坡下驢,放棄漢陽城,率軍急奔黃州而去。

秦軍不但在漢陽城下重挫了阿濟格的進攻,而且還傳來了子陵鎮全殲尚可喜四萬大軍的訊息,三軍歡呼雷動,士氣如虹。

秦牧見士氣可用,立即點齊兩萬步騎,出漢陽,渡漢水,尾追阿濟格,向黃州逼去。

秦軍的舉動,徹底激怒了殘暴的阿濟格,在他看來,秦軍仗著城高牆厚,能擋得住他的攻擊,已經是萬幸,這時還敢追出來,這不是找死嗎?

被激怒的阿濟格也不往羅田與吳三桂匯合了,率軍掉頭殺了回來。

秦牧卻玩起了敵退我進,敵進我退的把戲,等阿濟格差不多殺到,他立即退往離漢口不遠的黃陂縣城。

阿濟格追到黃陂,猛攻了半天,眼看又要陷入漢陽城下的消耗戰,氣得他七竅生煙,卻又無可奔何。

等阿濟格罵罵咧咧的撤軍東去,很快又聽說秦牧追上來了.

阿濟格雖然性格殘暴,有勇無謀,但畢竟不是傻子,這回他吸取了教訓,沒有立即殺回來,而是裝著不知道秦牧追在後面,繼續東去,他決定,把秦牧引遠窩遠點,再回頭撲殺。

黃陂到羅田大概有300裡遠,周遭一馬平川,有利於騎兵作戰,而秦牧大部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