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透露給軍政兩班要員之後,這次沒有遇到什麼阻力。包括軍方將領,也認為有必要加強目前的軍事體制,以保證將來的戰爭能夠取得勝利。
於是,在秦牧一聲令下,一眾文武大員緊急匯聚到長沙,討論籌建“四部”事宜。
來碼頭迎接秦牧的除了他手下一班文武大員外,還有宋應星和兩百嶽麓書院的學童,這是秦牧特意讓他們來的。
兩百學童從八歲到十三歲不等,是秦牧下令從湖廣、江西物色來的孩子,這些學童經過嚴格挑選,不但要聰明伶俐,還要是識字的,而且家庭背景還不能太複雜。
秦牧讓這些學童來迎接,是要儘可能多地與他們接觸,這些學童是秦牧精心培養的新式人才,寄予了他無限的厚望,將來行政體制改革能不能順利推行,就看這些新式人才能不能發揮作用了。
和司馬安等人寒暄過後,秦牧走到這些孩子前面,兩百學童立即長身作揖,齊聲喊道:“拜見恩師。”
“好,好好好,你們這禮我受了,都起來,起來。”
“多謝恩師。”
望著佇列整齊的兩百學童,秦牧心情大好,這些學童著裝統一,都是頭戴方巾,身著白色儒衫,儒衫只在前襟染有幾竿疏竹和一小叢蘭草,有如水墨畫。
這校服也是秦牧親自設計的,在校服上畫染上竹和蘭,取意君子若竹,品性如蘭。更希望他們能虛懷若竹,清氣若蘭。
秦牧沒有讓他們叫自己“大人”,而叫“恩師”,除了秦牧打算抽空親自去給他們授課之外,也深知師徒關係要比上下級關係親近得多,因此才讓這些學童叫他恩師。
這些學童也只有秦牧這一個恩師,他們對宋應星等書院師長的稱呼、一律叫宋教授或某某教授,而不稱恩師。
秦牧今天才刻意換下官服,穿上儒衫,本意就要拉近與孩子們的距離。
望著兩百張朝氣蓬勃的臉,以及他們仰慕而熱切的眼神,秦牧非常欣慰,緩步走到他們中間朗聲說道:“孩子們,我想說的是,看到了你們,我就看到了希望。你們要記住,振興中華的責任不在他人,而在你們這些少年人;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吸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前途似海,來日方長..........
你們要記住,你們不但是恩師我的希望,是嶽麓書院的希望,也是我華夏的希望。但前提是,你們先要開闊胸襟,放開眼界,努力學習,充實自我,成為一個學有所長的人。”
“感謝恩師教誨!”兩百學童再次長身作揖,熱烈回應,少年人喜歡模仿、崇拜,而放眼湖廣,乃至整個天下,秦牧無疑就是他們最理想的崇拜物件。
拋開秦牧供他們吃,供他們穿,讓他們有機會就讀於嶽麓書院這樣天下聞名的書院不說,光是秦牧頭上耀眼的光環,就足以讓孩子們對他傾慕萬分了。
秦牧和藹可親的態度,很快就拉近了與孩子們的距離,兩百學童圍著他,問長問短,問得最多的無疑是他在湘陰南門引天雷劈瘟神的事。
對此,秦牧哈哈笑道:“若是再有其它鬼怪,下次恩師一定帶上你們,讓你們親眼看看恩師引來天雷劈死鬼怪的場面。”
“好啊。”
“恩師,你可要說話算話。”
“當然,我是你們的師長,自然要以身作則,做作言而有信的,豈能欺騙你們。”
司馬安他們看靜靜地看著秦牧與孩子們交流,同時回味著秦牧剛才隨口誦出的段文章,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吸張。這樣的句子秦牧竟是隨口便來,怎不教人欽佩。
回城的路上,秦牧與一眾手下文武走於前,孩子們緊跟其後,並齊聲高唱起了歌來:
東方紅,
太陽昇,
中國出了個秦文治,
他為人民謀幸福,
呼兒咳呀,
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歌兒嘹亮高亢,直上雲霄,這是孩子們的歌聲,歌唱著秦牧對未來的希望,這些孩子與軍中的教導營形成對應,一文一武,將在未來支援起秦牧所有的希望。
***********************
ps:推薦票,求推薦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