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需要多少人手,你們儘管擬出名單到吏部要人,朕只有一個要求,不管是《明史》還是《秦史》,都要客觀,公正,不能夾雜過多的個人觀點在內。特別是有關秦法部分,必須拋開儒法兩家立場,客觀地剖析秦法的利弊。”
黃道周立即毫不客氣地說道:“陛下,秦法酷烈,民不堪命,非聖仁君主所應秉執。劉邦入關中,約法三章,民莫從之,這便是最好的例證,陛下要臣等客觀剖析秦法,臣實不知陛下之意為何。”
咦,這就頂上了,還真是又臭又硬。
秦牧淡淡地說道:“黃學士,你既然直言不諱,朕便也不客氣了。”
“陛下,臣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陛下若是指出臣所言有何不妥之處,臣自願領罰。”
“朕一向不以言論及罪,這一點諸位大臣是知道的。”
“陛下聖明。”這一點黃道周也不反對,所以這聲陛下聖明倒是由衷之言,但他生性耿直,絕不因為你聖明就改變立場,“還請陛下賜教。”
秦牧神色一整,嚴肅地說道:“兩千年來,我泱泱華夏世代受秦法餘澤,然而偏偏就是有些人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朕倒想問一句,若是沒有秦法,會有秦皇掃*,天下大一統嗎?若是沒有天下大一統,華夏大地上依然是四分五裂,那會是什麼情景?秦法固然比較嚴厲,但它對我華夏的貢獻豈能無視。社會需要提倡寬恕仁愛這沒錯,但也不能迴避罪惡,否則那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
黃道周老臉赤紅,神情激動,天子以“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這種話來形容,著實讓他接受不了。
秦牧擺擺手說道:“黃學士不必激動,朕就事論事,並非針對黃學士一人。朕要各位客觀看待秦法,是要各位站在一個更高的層面,以‘客’的角度看待問題,如果各位以儒家的角度去看待秦法,不免失之公允。
儒家提倡仁義道德,這是必須的,百姓也應以教化為主。然而光是教化又遠遠不夠,歷朝豈無律法乎?儒家引導民眾的道德向更高的層次,律法守衛的是社會秩序的底線。兩者實則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能不激動嗎?被你說成那樣!
不過黃道周倒也是個事實求是的人,秦牧這番話也並非無的放矢。何況他自己也承認秦法過於嚴厲,同時也認可儒家的教化之功,秉承的態度還是比較客觀的,讓這黃道周心裡舒服了不少。
再則,他真正激動的並不是皇帝說他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而是擔心秦牧重拾先秦酷法,現在聽秦牧的口氣並非如此,他也就放心了。
“陛下若真能分清主次,提倡教化為主,以刑律為輔,實為天下之大幸。陛下能秉承正道,臣修《秦史》,也必會客觀剖析秦法,請陛下放心。”
黃道周的態度,雖然還是提了條件,但還是讓秦牧大為驚訝,沒想到這又臭又硬的老頭兒,竟然變得這麼誠懇。
****************************
ps:各位兄弟姐妹,訂閱月票出來了嗎?求月票支援啊!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