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34章 兩個故事

登這兩則故意,絕非偶然,於是大家反正思考這兩則小故事。

第二天《大秦時報》再在各地同時出正刊,發表翰林學士王夫之的署名文章。

從第一個故事,王夫之大談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道理,無論是一個國家,還是一種思想,若是沒有天敵,長期生處於安樂之下,必定會逐漸腐朽,消亡。

儒家學說也一樣,必須敢於接受其他學說的挑戰,才能不斷的完善自我,提高自我。

第二則故事則提醒我們,保留選擇權很重要。

儒家或許是最好的,但也不能一棒打死法家。

不能讓某一種學術覺得他是唯一,別無替代的,對於選擇者而言,這能給自己保留生存的機會。對於被選擇者而方,可以促使它不斷的完善自我,進而才能使這種思想變得更好。

緊接著,王夫之又以明朝的八股文為例,八股文被定為科舉考試的唯一標準後,讀書人在作文時失去了其他選擇,只能按照八股文的格式來寫文章。最終導致的結果是讀書人的思想日漸僵化,你抄我,我抄你,作出的文章腐臭不堪。

另外,歷代獨尊儒家,為什麼每過三兩百年,還是會出現官僚腐化,貪腐成風,最終使得民不奠居,司寇失刑,而反旗四起,生靈塗炭呢?

結論是獨尊儒家,排斥他法,使儒者自腐,甚至失去維護社會底線的能力。

王夫之的文章引經據典,舉事實,說道理。洋洋灑灑數千言。毫無疑問,這就象一個重磅爆炸,扔在了人群中,瞬間激起了猛烈的反應。

也正因為知道此舉定將是一石激起千層浪,王夫之在接受秦牧召見離開蒹葭殿時,才顯得舉步維艱。

秦牧的想法很簡單,你們不是爭什麼重法輕儒嗎,我就把水攪濁,另外,這番道理並非只是說給讀書人看,更重要的是說給千千萬萬的普通老百姓聽。

他就是明著告訴老百姓,儒家雖好,卻不是你們的唯一選擇,你們要牢記,沒有其他選擇的話,儒可以變得兇殘無比,吃你們的肉,揭你們的皮。

只有保留其他選擇,才能使儒變得更好,社會才能更加健康,普通百姓的權益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當然,光靠大秦時報這麼宣傳,想要喚醒百姓是不夠的,所以,秦牧還有第二手準備。那就是發動工商業主,象徐永順這些人,以及各省的商會組織,手下的商棧普遍各地,滲透於各行各業、各個角落,再加上夜不收強大的訊息傳播能力,由他們去向普通老百姓大力宣傳,最後以下層民眾的輿論攻勢,倒逼那些讀書人。

這是一場秦牧輸不起的大仗,所以他發起的反擊,聲勢之大,無與倫比。

透過這兩側故事,皇帝被全天下百姓比作了神仙,而儒與法分別被比作了兩隻獅子,百姓成了那一群羊。

親愛的小羊們,請保留你們的選擇權吧,那是你們救命的牧草,千萬別扔掉。(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