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秦,南京。
大年初一這天,稱為正旦,或者元旦。
這一天皇帝和皇后是最累的,半夜就要起床。
歷朝歷代在這新年第一天早上,都要舉行百官朝賀天子、內外命婦朝賀皇后的禮儀活動,太子、親王以及他們的妃子也要分別向皇帝、太后進行朝賀,同時,太子亦要接受百官的朝賀,稱之為正旦大禮。
在地方上,也有“天下大小衙門拜闕”的禮儀,即正旦當天,除京官之外,全國各種大小衙門官府的官員身著官服,前往所在衙門舉行“望闕遙賀”之禮。
官員們舞蹈山呼,行14拜禮,在口頭上遙向天子拜賀新歲。朝廷和地方的官員們在朝賀、望闕禮結束之後,彼此之間也互相往來,行“拜年”禮儀。
在宮中,元旦早晨五更起要焚香放紙炮,並有“跌千金”、“飲椒柏酒”、“吃餃子”等習俗活動。
有時會在扁食裡面包上銀錢,吃到的人預示著來年將會大吉大利。當天宮內之人相互拜見祝賀,稱為賀新年。
在民間,有時因為四處拜年,分身乏術,於是一些不必親自登門的地方便改用名帖投賀。
自明代以來,投名帖賀年之風遍及城鎮各地,所以很多人都在門上帖上一個紅紙袋,上面寫上主人的姓氏,名為“門簿”,以便接納名貼。
民間還通行元旦在祠堂祭祀祖先。然後拜家長,親友之間互相拜節,做椒柏酒。與親戚鄰里結好等,屋內一般還有“旺柏”、“行春”、“節節高”、“百事吉”等喜慶裝飾。
另外由於各地情況不同,各處的風俗也有顯著的地方特色。自元旦之日起,各地各種娛樂活動陸續展開,在正月裡,民間有走橋、摸釘、擊太平鼓、跳百索、耍大頭和尚、打鬼、摸蝦兒、彈射、走解等日常娛樂活動。
坊間市上,酒樓茶肆。鄉間野集,村頭巷尾。爆竹聲聲,春風送暖,喜慶的氣氛瀰漫在大江南北。在這樣的喜歡的氣氛中,人們不免點數起這些年來大秦方方面面的巨大的變化。
不數不知道。一數下來,所有人都不禁感慨萬分。
回頭看看,才幾年呀,曾經讓整個天下聞之色變的女真韃子,似乎已經成了遙遠的傳說,被整個從地球上抹去了。曾經滿地的兵匪和流寇,現在都已煙散雲散。
想想吧,五六年前,全天下還是遍地烽火。人們流離失所,飢寒交迫,賣兒賣女。異子而食,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再看看眼下,田地耕不完,牛羊滿坡,新作物的推廣。更是讓家家糧倉殷實,豐衣足食。天子實施免費教育,讓最下層的普通人家的孩子,也有機會上學了。
在西北,為了保護黃河中上游上生態,官府甚至還給建鋼筋混水泥房子的家庭提供補助,一棟棟嶄新的,明亮的小樓拔地而起。
全國各地,一條條平坦的柏油路,以無比神奇的速度在延伸著,就象大秦身上的一條條大動脈,熱血奔騰.....
很多北方的百姓,在這新春之際,還吃上了大棚裡的新鮮疏菜,這在以前,可是隻有皇親貴族才有機會享受的冬季美食。
一臺臺蒸汽機,帶動著巨大的紡紗機,一座座工廠,在發出隆隆的鳴響,一車車商品,新修的大道上賓士。
朝廷大力鼓勵工商的政策,加上海上貿易的興盛,帶動著國內的工廠、作坊,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再窮困的人,也能從官府那裡“分配”到媳婦,生了第三胎,官府不但出糧給你養著,還可以免費入學讀書,甚至還可以額外得到十畝地的獎勵。
各縣都成立了官立醫院,天子下旨,但凡是傳染性的疾病,一律免費醫治。象天花疫苗之類的,你不想接種都不行。
幾年來,天子已經兩度給百姓減稅,南京有風聲傳出,如果現在在六個縣的醫療保險制度試點不成功,天子將會給所有的下戶再次減稅。
在科技方面,各種新奇的事物更是層出不窮,巨大的寶船造出來了,飛剪船的速度快得讓人驚歎,水泥造出來了,橡膠提煉出了,滑翔翼飛上天了,發電機,蓄電池,電燈研製出來了,甚至實現了“千里傳音”,一個電報,瞬間能把訊息傳出千里之外,總之,各種新鮮的科技成果讓人目不暇接,驚歎變化無窮。
享受著著豐衣足食的日子,享受著安居樂業的生活,你能想象五六年前,整個華夏大地上,還是屍骨相枕,饑民遍地,異子而食的悲慘景象嗎?
回想起這些,所有人都跟做夢一般,掐掐自己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