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秋高馬肥的季節,欽察大草原上牧草漸黃,白雲高遠,一派秋色連天。
在突厥斯坦以東一百六里的恰揚小鎮邊上,楊吉兒帶著六萬聯軍,鋪開二十里,人吼馬嘶,胡風勁烈。
蘇謹帶著近兩萬大軍,自東面逼來,旌旗漫漫,金戈如林,一場不同文明的碰撞,一場改變河中地區格局的殺戮,一觸即發。
被親兵僥倖救回的木易隨風,把秦軍火器的威力一一向楊吉兒說了,楊吉兒緊急招集眾將商議對策。
樞密大臣艾流西斯建議道:“大汗,敵人有兩千人馬裝備了火槍,如果是堂堂正正的作戰,我們的大軍很容易就被這兩千火槍撕開缺口,最終引起全軍崩潰。
如果我們將六萬大軍分為六路,從各個方向一起發起攻擊,敵人的火槍不可能面面俱到,我們只要有一兩支人馬能衝進去,和敵人纏鬥在一起,敵人的火器沒沒有作用了。到時幾萬大軍一齊出動,便能將敵人圍殲。”
楊吉兒頻頻點頭道:“這個辦法不錯,其他人還有什麼意見嗎?”
木易隨風內腑受傷,很是虛弱,但他還是盡力提醒道:“大汗,萬萬不可輕視敵人的火器,他們不但有驚人的殺傷力,而且有強大的機動力。
樞密大臣的佈置聽起來很好,但我幾萬大軍四面合圍,敵人也可以憑藉火器的強大威力,輕易從一面突圍,而且你很難提前判斷他們會從哪一面突圍。
到那時,我們合圍不成。反而容易被敵人各個擊破,但有一面被突破,對士氣的打擊會非常大,同樣有可能引起幾萬大軍全面崩潰,這個大汗必須要有所預防才行。”
樞密大臣艾流西斯有些不滿地說道:“木易將軍這是在長敵人的志氣嗎?你不要光說我的不是。你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對付秦軍嗎?”
木易隨風努力地思考著,一時沒有回答艾流西斯。
艾流西斯冷哼一聲,轉頭對楊吉兒說道:“大汗,我的意思是,四面合圍的同時,正面用輕騎兵掩護哈米將軍的重騎兵。等衝到一半,輕騎向兩翼避開,讓後面的重騎兵發起衝擊,哈米將軍的重騎兵人和馬都有鎧甲保護,敵人的子彈傷害不大。應該能輕易衝進去。”
“不行。”木易隨風立即否定道,“樞密大臣你大概不知道,秦軍真正可怕不只是火槍,還有一種威力更加驚人的火炮,可以扛在肩上發射,爆炸時天地變色,威力非同一般。哈米將軍的三百重騎兵如果遇上這種火炮,根本不可能衝到秦軍的陣前。”
“木易將軍。你是被敵人嚇破了膽吧,真是可笑!”
木易隨風不理艾流西斯的諷刺,接著對楊吉兒說道:“大汗。我為大汗效忠,刀山火海都沒有皺過眉頭,這次雖然僥倖得親兵救回,但我內腑重傷,自知活不了多久了。
我是將死之人,其言也善。絕不是因為貪生怕死才這麼說。大汗,請你相信我。這樣絕對不行,後果只會是大敗給秦軍。
哈米將軍的重騎兵這樣用。是白白送死,照我的意見,只用犧牲一部份輕騎,把敵人的火力吸引過去,再用重騎兵衝陣,只有這樣,才有可能衝潰敵人。
而且用來誘敵的正面兵馬,很可能在敵人的火器打擊下,迅速崩潰,以至於其他方向的兵馬還沒完成合圍,敵人就已經突圍出去。
所以正面除了佈置用來誘敵的兵馬外,還應該利用地形,佈置一些鐵蒺藜,或是陷馬坑,阻止敵人迅速突圍,只有這樣,才可能圍殲敵人。”
楊吉兒見他急得咳出血來,心中很是感動,連聲安慰道:“木易將軍的話,本大汗聽了。只是你的建議,需要把敵人誘到佈置好的陷阱前才行,敵人都是騎兵,要誘他們到特定的位置恐怕不容易啊。”
木易隨風立即答道:“大汗,這個不難,只要大汗把主力佈置於陷阱後面,再由大汗親自坐鎮,我相信敵人看到大汗的旗幟,一定會全力進攻的。”
“好,就按你說的辦!”
楊吉兒從善如流,又退兵十里,在兩座小山下佈陣,兩座小山被當地牧民形象地稱為雙峰山,兩山之有兩裡寬的通道;
楊吉兒利用夜色掩護,讓人在兩山之間挖了很多陷阱,然後將自己的帥帳佈於陷阱之後,帶兩萬大軍坐鎮。
其他的四萬人馬,則分佈於兩側的小山,和小山之後,等秦軍發起進攻,再從小山後繞出來,對秦軍進行包抄圍攻。
這種佈置非常有針對性,對於剛剛獲得勝利,士氣正高的秦軍,加上有火箭溜和燧發步槍在手,看到楊吉兒的帥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