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皇位這二十年來,幾經更迭.
在豐臣秀吉死後,德川家康在朝萬曆四十三年(西元1615年)打敗豐臣家,建立德川幕府。
由於幕府初建,需要京都天皇的大義名分做為後盾,而京都的朝廷則需要幕府的金錢援助,只好屈從幕府威勢下。
同年,德川幕府制定制定公佈了《禁中並公家諸法度》,明面上說,天皇要把學問的修行和和歌的精通放在第一位,實際上就是限制天皇對政治的干預。
該法度十七條中唯一認可天皇的權力是第8條——天皇有權按“本朝先規”決定年號。
西元1619年,後水尾天皇因為寵愛的女官已生下一子一女的事被傳到當時將軍德川秀忠那裡,引起秀忠強烈不滿。
第二年,由於京都朝廷迫於對德川家金援的需要,天皇不得不迎娶秀忠之女德川和子入宮。
日本寬永四年(西元1627年),發生一次“紫衣事件”,京都朝廷為了財政,事先未同幕府商量,就允許大德寺和妙心寺僧侶數十人穿紫衣。
但是幕府制定的《禁中並公家諸法度》中有規定,僧侶之諸出世法度皆須幕府批准、幕府便以此由為,認定京都大德寺及妙心寺之紫衣敕許無效,並流放這批僧侶。這讓日本天皇政仁的顏面掃地。
寬永六年(1629年)。將軍德川家光竟然派他的乳母春日局前往面見天皇,由於春日局無官無位卻前往面見天皇,還在天皇面前指手劃腳。被天皇認為是奇恥大辱。
於是在同一年,憤怒的天皇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讓位給才只有七歲不到的皇女興子內親王,目的是為了斷絕幕府想以自己的外孫繼承皇位的野心。
興子做了十多年的天女天皇,20歲那年,她又讓位給自己的異母弟紹仁。
可以說這一系列的皇位更迭,都是天皇與德川幕府鬥爭導致的結果。
這次幕府將軍德川家光突然死了。而他的兒子只有十歲,立即就有兵學者由井正雪策動浪人叛亂。整個江戶大亂。
這件事來得太突然,而且可能會對大秦的對日政策造成巨的衝擊,秦牧不得不緊急招集朝中重臣加以榷商。
華蓋殿裡,黃振林向趕來的大臣進一步介紹道:“由兵學者由井正雪策動的浪人叛亂。已經導致江戶大亂,死傷甚眾,並有演變成一場內戰的可能。
目前德川家光之子年幼,主要由其叔父保科正之和大老酒井忠勝,老中松平信綱、阿部忠秋的輔佐,正在竭力平亂。”
兵部尚書何亮立即問道:“我大秦的駐日使館,以及前往日本貿易的百姓可曾受到傷害?”
“使館正在全力收集情況,目前尚未接到有大秦百姓遇害的訊息,但貿易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海軍部大都督狄中行說道:“陛下。臣建議立即調遣北海艦隊出港,巡航日本附近海域,以就近應對這場危機。”
這對於大秦來說。確實算是一場不小的危機,大秦有意保留德川幕府,以使幕府與天皇之間陷入內耗。
同時現在日本還是大秦最大的貿易國,外交部和戶部正在推動兩項計劃,一是推動大秦的貨幣在日本的使用,徹底控制日本的金融貨幣。二是以糧食換經濟作物。控制日本的糧食。
而這些都是透過德川幕府來推動的,一但德川幕府垮了。或者出現了重大突變,很難保證不會影響到這些戰略構想的推進。
秦牧點了點頭說道:“那就傳旨,讓北海艦隊出港巡航吧。一但江戶局勢失控,我駐日使館,或是大秦子民受到傷害,北海艦隊便要立即開往江戶,保護我大秦的使館以及商旅。”
“是,陛下。”
黃振林接著說道:“陛下,這次突變,對我大秦而言,未必不是一次機會,臣以為,如果由井正雪的這個叛亂,能對德川幕府予以重創,那麼德川幕府在內部壓力之下,必然會對我大秦產生依賴,如果操作得好,便有可能徹底控制德川幕府,讓它變成大秦在日本的一個代理人。”
黃振林的話,讓許多大臣忍不住頻頻點頭。
內閣大臣李源說道:“德川幕府主宰日本已經三十多年,其天皇一向是虛有其名,這次由井正雪策動浪人叛亂,就算背後真是其天皇在支援,也不見得能支撐多久,一但德川幕府的權力構架能從新捋順,掌握著大量軍隊的德川幕府應該很容易就能把叛亂平息,因此,這次浪人叛亂未必能對德川幕府造成多大的傷害。”
秦牧想了想問黃振林道:“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