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敵人,再予以殲滅的戰術,12年後美國人也用這一套,不過對越南遊擊隊卻一籌莫展。1953年6月他向拉尼埃總理建議:“我們尋求一種能夠從這場戰爭中體面地退出的辦法,我們可以造成一種軍事形勢,以便某種體面的政治解決成為可能。”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抗法救國 勇爭獨立(19)

然而,7年來法軍已在越南損失74;000人,還有19;000人進退兩難。前美軍戰略情報局的專家蘭斯代爾,這位曾經在菲律賓協助麥格賽賽總統追剿“虎克”(菲共抗日人民軍)的將軍,1953年隨美國總統特使團訪問越南後,他認為“像法國這樣一個殖民大國,不可能打贏這場正在發展起來的人民戰爭。只有越南人自己才會在這場戰爭中獲勝。”可是,毫不瞭解戰場形勢的美國高官們卻睜著眼睛說瞎話,助理國務卿羅伯遜說:“在印度*,我們相信局勢正在扭轉。”國防部長威爾遜斷言法國的勝利“是可能的而且是有希望的”。

1953年11月20日上午,比亞爾率領第1傘兵營的800人登上了64架美式C-47飛機,從河內飛向170裡外的奠邊府。這個營本來要返回法國,卻在前一天晚上接到執行代號“德克薩斯”的行動,營長比亞爾被上面告知,如果天氣不利,有大霧或大雨,則這次行動永遠解除。後來他常常後悔不迭:“為什麼那天沒下雨?那樣我們就可以避免奠邊府之戰了。”這個鐵路工人的兒子曾是二戰英雄,抵抗過納粹佔領軍,在印度*有9年的戰鬥經驗。他的名言是:“學會直接面對死亡,你是到死人的地方去。”

這一天,他的空降部隊和越軍打了一整天的仗,雖然損失了40個人,總算奪下了奠邊府。這裡距離越寮邊界只有十多公里,緊靠上寮,是一塊長18公里,寬6~8公里的小盆地,有1萬多名傣族、苗族老百姓在種植稻米和罌粟。法國人以前在這裡的山谷建了兩條飛機跑道,山谷中所有老茅舍都被剷平,建立起指揮所及碉堡,一座初具規模的機場迅速建成。周圍的5座低山,7處碉堡,形成了一條堡壘線。卡斯特里上校擔任第一線總指揮,這位“精力充沛的風月場老手”的座右銘是:“人生三大樂事,就是有匹馬可騎,有敵人可殺,有女人可睡覺。”

10;814名法軍駐守在奠邊府及其四周,其中有7;000名老兵,其他的是越南人的“新國軍”和非洲人傭兵。卡斯特里戴著阿爾及利亞騎兵的平頂帽,配帶紅領巾,揮舞著馬鞭吼叫著四處監工,在主跑道和村落附近大修工事。這位*成性的軍官將其中三個據點以三位前女友的名字命名:“於姬特”在西邊,“克勞蒂娜”在南邊,“伊蓮娜”在東邊,希望她們的名字給自己帶來好運。東北則有“多明尼克”,總指揮部在中央。在北邊公里處又有一個“貝雅翠絲”;3公里外的北邊還有一處“加柏李爾”,扼住通往中國的路口;“安娜瑪麗”則在跑道東北公里的小坡上;在南邊8公里外,還有一個名為“伊莎貝拉”的據點,部署3個步兵營,一個坦克排及一個105毫米自行火炮群。

總之,法軍一共佔據了四十九個據點,分為八個群,三個防禦分割槽。芒清中心區為指揮中心,有炮兵陣地,機場和2/3的兵力;北分割槽即芒清和北面的板橋(安娜瑪麗);芒清以南約8公里的航岡,紅堪(伊莎貝拉)為南分割槽。每個據點有縱橫交錯的交通壕,40~200米的障礙區,佈滿電氣鐵絲網和地雷。

至3月初,法軍兵力增至近兩萬人。法軍每天使用100至200架次飛機向奠邊府空運150至300噸物資。法、美一些高階將領都曾視察過奠邊府,稱之為“一個不可侵犯的堡壘”,是“東南亞的凡爾登”,憑其堅固的工事和眾多的精銳部隊,認為越南人民軍不敢向它進攻。納瓦爾將軍揚言要“不惜任何代價守住這個據點”,要在奠邊府“碾碎”越盟部隊。

抗法救國 勇爭獨立(20)

法國曆史學家古杜爾解釋說,法軍司令部認為越盟沒有汽車,無法將武器,食物等運送到離它的後方那麼遠的地方去。“這絕非愚蠢,而是非常合理的想法。”越南人民軍需要穿過800多公里的叢山峻嶺,才能到達中國境內的補給庫。法國人最大的錯誤,是以為越軍無法從山的斜面向他們開炮,而且也沒什麼重型炮可用。卡斯特里曾對前來視察的納瓦爾很有把握地說,越軍只有6門以下的重炮和一些中型的榴彈炮,根本打不到他的中心陣地。後來,武元甲透露,他當時有48門美式105毫米大炮,以及150多門輕型火炮;10;000桶汽油,3;000支步槍,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