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擁躉。
站軍姿,軍魂起!
除了形體的鍛鍊,還包含毅力、紀律與服從!
大叔和他的徒弟起初給操得很不習慣,因為他們是馬背上的民族。
但不習慣也得習慣,而且晚上訓練有好處。。。可以食用夜宵。
唐軍開三餐,但晚上值班人員和訓練人員則有夜宵。
現在搶來的羊只眾多,因此燒羊肉成為夜宵非常正常。
唐軍的伙食非常好,確切的是馮小寶軍中伙食一流!
這傢伙來自後世,吃喝玩樂極大豐富的年代,而他現處的年代哪有什麼玩樂,而在吃食上再虐待自己,就不可接受了。
普通吐蕃人的食物單調,雖說養牛羊,但也不能常吃到肉。咋遇軍中美食:牛羊肉、燻肉、胡餅,變著花樣來,簡直美味無比。
抓住了大叔和他的徒弟的胃,也抓住了他們的心!
馮小寶沒想到他不用說什麼長篇大論,就以軍營美食收攏了他們的心。
……
如果說站軍姿很難,那麼學習漢文就難上加難!
作為極端的漢民族主義者,對於加入自已軍團的異族一律要求學習漢文,只要有時間,起碼每天學習一小時。
他的軍隊中只能夠出現漢文,其餘語言統統不作保留。
學習象形文字的漢語,那時期可沒有簡體字!
對於大叔來說那是多麼的難啊,真難得要命啊!
腦袋都要炸了,學會這個象形文字,真比在敵對部族圍攻下還要難以應付啊!
大叔就象嬰兒牙牙學語般一個字一個字地跟著念!
發給他的簡易讀本,只要一有空閒時間就用來讀,其辛苦程度,讓人得掬一泡眼淚哩。
第一百十九節 進軍大非川
《禮記中庸》第二十八章: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
所以推行漢語很有必要,大力提倡。
大叔博爾扎就是眾多苦b的胡人學習漢文大軍中的一員,日後隨著越來越多的胡人加入馮小寶的麾下,迎接他們的除了高官厚祿,人前風光,還有人後的嬰兒學語!
用一位考過了四級考試的胡人將軍的話來說:“我寧願去決死的戰鬥,也不樂意去參加那該死的四級考試!”
可是不學不行啊,學會漢語,有賞賜不算,關鍵是升職有加分,若是大家條件一樣,漢語成績過關的胡人升得更快!
做得好不如說得好,有些胡人明明沒多大本事的,打仗不成,但居然在文職方面升官飛快,是因為他有一口流利的漢語!
所以,胡人揪起了學習漢語的熱潮。
馮小寶因為不遺餘力地在胡人中推行漢文化,導致看他不起的老古董老傢伙們也對他讚歎有加,他是堅定的愛國者的名聲一直潔白無瑕,哪怕是那些酷吏也無法往通胡的方面去搬弄事非。
……
大帳內,馮小寶、唐甜、楊成獻和程伯喜加上各團的主要軍官聚在一起,商量軍務。
“我們開戰已經一個多月,賣出了一千多個人和一萬頭羊還有二千頭牛,一千匹馬!”
其實不止數目,但小部隊想往後方輸送東西委實不容易,派押運的人少時人牛羊馬會跑,會被別人搶,派人多,又減少了後備軍。
這批牛羊馬人所得收益為牛:15000文(15貫)一頭,普通馬為20貫一匹,羊為3000文(3貫)一頭,至於胡人奴隸,大部分的人不值錢,尤其是高原人,膚色不理想。挑選出來的長得漂亮的10貫一個人,普通的人是2…3貫。當然胡女也不是不值錢,有的胡女賣到幾百匹娟一個人,例如象唐甜這種膚白腿長臉靚和波大的。
以上為洛陽價,但在沿邊地區,還要折半以上。
除開以上收益,胡人人頭也有用,一個人頭3貫,差不多運了幾千個吧。
馮小寶打仗一個月所得財貨差不多四萬貫左右,但士兵們的賞賜和撫卹金花掉大半去,箭枝消耗、軍器磨損等等,勉強收支平衡,要不是唐甜支援了八百匹馬,必定虧本!
所以胡人攻打漢人,乃是發財,漢人生產力發達,有糧食可搶、有金銀銅可拿,就連販賣人口也遠比胡人值錢。。。漢女長得漂亮,漢人工匠非常有用,作為奴隸的價值遠比胡人要高。
而漢人打胡人,搔的是一身騷。。。羊肉牛肉都是騷味嘛,總之賺頭不多,只有國家之力才可以支援這種虧本的戰爭,怎麼看起來都象是虧本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