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就必須讓人看到他的作用,因此他求戰心切。
好嘛,沙喜巴能在大家攻擊下活著過來,主子爺不移位,不就是留著給他阿壹的!
否則他只需要保持距離,這麼多張弓,不早就滅了那個吐蕃人。
阿壹喜得要抹眼淚了,對主子爺那是感恩戴德,對沙喜巴越看越順眼,決定殺他時給他一個痛快。
噹的一聲激響,火星迸射,阿壹用一把陌刀敵住了沙喜巴的狼牙棒。
兩個渾人牛一般地咆哮著,睜著兇光四射的眼睛,狠狠地大戰起來,一個把狼牙棒使得密不透風;呼呼作響,另一位則把陌刀這種兇器大開大闔,動輒斬手斷足。
這是打這麼久才見到的精彩步戰,一時間大家都看得呆了。
有人出來剎風景道:“看什麼看,不要打仗了麼?趕快清理一下戰場,立即集隊!”
說話的人是範無傷,軍中第四號人物,能夠管著除馮小寶楊成獻和程伯喜之外的所有人。
大夥兒只得聽令,依依不捨地離開了正在pk的精彩打鬥場面,只留下馮小寶一隊人看著。
稍遠處地面震動,乙軍府兵策馬過來打掃戰場,他們帶走馬匹、蒐集弓箭和兵器以及帳蓬,能拿走的統統拿走,哪怕是挨箭穿了一個箭洞佈滿血跡的護甲也不放過,反正什麼都搜刮一空。
而在他們到來之前,嵩陽縣折衝府計程車兵帶走自己的死傷的戰友、補充馬匹還有找箭。
大家都在忙碌,範無傷派了三火人馬去驅趕吐蕃人的後隊,就是他們來時一人雙馬,另一半的馬匹有上三十人看管,見前隊大敗,連個人都逃不出來,哪還不腳底抹油,跑得飛快。
三火唐軍抱著萬一希望,希望截奪對方馬匹,但吐蕃人跑得那個快,又可以不停地換馬,追之不及。
此時沙喜巴與阿壹的戰鬥到達尾聲,阿壹越戰越強,刀刀緊迫,而沙喜巴則到了末路窮途,氣短力拙!
很難再有什麼戰鬥的意志,支撐著他的是求生本能。
周圍都是唐軍在為阿壹吶喊助威,給他新增了無窮無盡的力量,一刀狠似一刀,一刀快過一刀!
馮小寶在旁邊冷眼相看,其實他對沙喜巴和阿壹的戰鬥場面不感興趣,兩人就在那裡比力大比笨重,雖說一力降十會,但要讓馮小寶這種高力高敏高攻的武將與他們打,一p三不在話下,除非他們懂得配合。
他正在發散思維,只有上戰場打過之後才可以得出的教訓。
馮小寶需要文工團!
在後世和平時期,關於將軍級文工團成員的爭論不休,但在戰爭時期,文工團絕對有它的存在價值!
看到沒有,起初吐蕃人打阿壹是佔優的,但當觀戰的唐軍為阿壹打氣的聲音起來,吐蕃人就氣勢大減,給阿壹壓著他來打了!
文工團運用歌、舞等多種形式開展宣傳活動,戰前鼓勵,提升士氣,戰後舒緩心理壓力。
不能指望總是將軍來發言鼓勵士氣,說得多了,會嗓子啞的!
帶兵有多種方法,一是平民流,有的將領與士氣打成一團,同一個勺子吃飯,與士兵共患難、休慼與共,例如戰國時的吳起。
而馮小寶則對士兵保持距離,提高神秘感,走的是貴族流,老在大家面前晃來晃去,普通人一個,還怎麼讓大家覺得他是天命所在?
文明時期,沒必要玩神秘主義,因為科學昌明,大家都知道你我同屬細胞動物一個,都會吃飯拉屎,沒什麼了不起的。
文盲時期,保持神秘則很有必要,大夥兒樂意跟隨著一個不同尋常人去衝殺。
那麼誰來上傳下達,鼓勵士氣?
文工團!
軍樂隊!
文工團的作用不僅如此,還可以用來,嘿嘿……想到不堪之處,他有點心虛地看了看旁邊的唐甜。
這位靚女正看得打哈欠了,她向來對於這種力笨的戰鬥模式不感冒,無聊地想道:“兩頭笨牛,我一箭一個,射起來應該是肉肉的,感覺超好!呃,不對,另一個是他的僕人!”
想到此間,她也有點心虛地望向馮小寶,兩人一對眼,立即錯開,心中暗暗驚奇:“他(她)怎麼好象有點不敢看我眼睛的樣子啊?”
第一二九節 大患與大將
歡呼聲打斷了兩個狐疑傢伙的思緒,阿壹已將沙喜巴砍翻在地,人飛跌而出,狼牙棒也掉一邊去。
阿壹大步上前,正待給他一個痛快時,旁邊大叔博爾扎將他掠場的弓箭放下,叫道:“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