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北來,呼呼吹響。
遂打樁,圍起麻布幔擋風,大家拿出小馬紮坐了起來。
小馬紮,幾根輕便的木棍加上麻布,帶起來一捆即成,坐起來開啟就能坐下,攜帶方便,不佔重量。
連同串床、防水衣是騎兵的三件寶,到哪裡都帶著。
什麼國公、侯爵、伯爵等統統坐在小馬紮上,韋的部隊講究機動力,帶的東西都是行動式,臨行前長官都來檢查,重的多餘的物資要投掉。
韋有個優待,他的摺疊椅子更大一點,有靠背,其他人的都沒有。
“諸公,且看大食地形圖。”姜諮作為參謀長,當仁不讓,開口道。
背對布幔,展開了大地圖,畫得還算精緻,比例適當,道路準確。
大家默默地看著地圖上的標誌:裡海岸邊往南,到達納馬克湖(北部)、伊斯法罕(波斯中部地區)和阿巴丹(波斯灣,南部)一線,還有兩翼:裡海岸邊的一系列城市,以及南部的設拉子往東沿波斯灣的圓弧帶。
並且還有一個隱患,西征軍佔領了呼羅珊,但對於下方的“阿富汗”地區沒作任何的進擊,萬一那裡的人發動進攻呢?
地方廣大,城市密佈,任重而道遠哪!
滅國之戰不是那麼好打的,
姜諮態度從容,拿起教鞭來指點江山:“目前,敵人依託堅城。”教鞭點過主要城市道:“他們以少部分精銳步兵、城防兵加上民夫守城,加強城防,不與我野戰。”
“打的主意就是削弱我軍進攻態勢,待到時機成熟,再與我決戰,以圖擊敗我軍!”
頓時將軍們惱怒了:“他們這是痴心妄想!”
“嗯,要是我們一座座城市打過去,絕對中他們的計,打到鬍子白也打不完。”姜諮聳聳肩道,又點出兩河流域和大馬士革道:“目前,大食人在這一線正在編組新軍,積極訓練部隊,屯積兵器、糧草,”
有人叫起來道:“我們可沒這麼傻!”
“說對了!”姜諮欣然道:“因此我們步騎齊上,共同協力,打敗敵人!”
“快說吧!”大家叫嚷道。
“計劃是這樣,置兩翼(裡海邊和波斯灣邊)敵人不顧,攻打伊斯法罕和阿巴丹,先取伊斯法罕,不取不行,它是中心城市,再攻阿巴丹,切斷兩河入海口,阻止他們的對外貿易!
沿阿馬丹順河而上,直取大馬士革!”
“這是參謀部擬定的作戰大略方案,大家但說無妨。”韋的聲音響起來道。
張仁願雖是行政主管,但同樣對軍略很熟悉,他站起來發言道:“前線打仗,不應讓敵人後方好過,否則,等敵人編組新軍完成,我們的傷亡就會增加,此其一;其二,我軍呈中路突破態勢,你如何保證兩翼安全?其三,我軍沿兩河(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逆流而上,自古沿河交戰,上游可勝下游,春秋時有吳國打越國、三國時晉滅吳國,皆佔上游之利,我軍如何應對?”
他一口氣提出了三個主要問題,姜諮暗叫道:“來得好!”
他從容回答道:“下面就涉及到兵力部署了!預計成立兩個騎兵重兵集團,一個插進敵人後方,直攻兩河流域,遂行騷擾作戰任務!”
大家頓時興奮起來,這支騎兵部隊將會跳到伊斯法罕的背後搞破壞,鑽進敵人的肚子裡幹活事,很可能敵人會炸了毛,從四面八方圍過來,危險,但很刺激!
“另一支騎兵部隊則保障我們的兩翼,確保中央部隊不受敵人的騷擾,並保證我們的交通線。”姜諮見到大家提不起精神的樣子,冷哼道:“這支部隊的重要性比第一支騎兵部隊更甚,絕不可掉以輕心,這關係到攻城部隊的成功與否!”
伴隨著他的聲音,恰好一股冷風過來,大家悚然一驚,不由地坐直身體。
“至於沿河而上,敵方有水師抵抗我們,我們有秘密武器可以對付他們,不必擔心!”他說起秘密武器,大夥兒雖然好奇,但受過“保密”的教育,姜諮不說,大家也不追問。
按照姜諮的說法,部隊將分成三大塊,兩邊是騎兵,遂行遊擊騷擾的作戰任務,中間是步騎聯合,負責攻打伊斯法罕和阿巴丹,於是將軍們準備搶豬肉。
將軍中,有程伯喜穩坐馬紮,他暗自得意。
這些年來,他專攻步兵進攻戰,潛心鑽研破城方法,不與別人爭搶騎兵指揮權。
騎兵拉風啊,來往迅速,把步兵扔在後面吃灰,而且騎兵更安全,現在都是放箭後再pk,很少有什麼國家、部族能夠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