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珊總督納賽爾並沒有貿然否定阿巴茲的提議,他知悉去年與周軍的交戰情況,覺得周軍非同小可!
野戰了得,攻城不錯,後勤超好、裝備也不錯等等,而且作戰意志很強烈,即使大食人優勢兵力的圍攻下(指史萬超的那場平仗,不算輸),也照樣打出了一比一的傷亡交換比。
這是天下強軍!
納賽爾做得總督,那點見識還是有的,畢竟在目前大食屬於擴張時期,高官們還是有點水平。
“你能給我一個理由去說服至尊的哈里發嗎?”納賽爾問道。
阿巴茲只是客軍,納賽爾則守土有責,輕易放棄領土,必須有個過硬的理由。
“簡單,只消說敵人有四十萬的騎兵就行了!”阿巴茲不假思索地道。
納賽爾啞然失笑:還真的是個很好的理由!
……
他與阿巴茲聯名寫下的對東方大周攻略當然不能夠簡單地說大周軍的騎兵多,嚇得俺們大食人變成膽小鬼。
而是指出:大周軍精於野戰及攻城,而唿羅珊四城之間幾乎都是平原,其間無險可守……
反正敵強我弱,只有穩守反擊,方為上策!
當然也不能夠光說敵人的強大,已方毫無勝算,如果這麼說,那哈里發直接換馬,換掉兩個嚇破了膽的傢伙,換上敢戰的人。
他們的奏摺送到大馬士革,應該說,哈里發還是英明的,大筆一揮:準!
得到批准的納賽爾和阿巴茲立即大動作,派出軍隊,將巴爾赫和赫拉特兩大城搬遷一空,什麼東西都不給敵人留下來。
周邊的城市、村鎮也是搜刮一空,盡數遷移到木鹿和尼沙布林。
視物資與人數的多少,多儲存物資,把多餘的人遷移到更西處。
他們有所瞭解大周的戰略,人是最重要的物資,因此絕對不給敵人新增人力,做資敵之事。
哪怕在冬天裡,大食人也拼命地加固加高城防,加厚城牆。
他們有所耳聞大周的投石機之威,因此在城隍內側做起了藏兵洞,增加了滅火器具:沙子和水。
城外挖起了深深的壕溝,兩城的工匠三班倒地打造兵器、守城器械
等到周軍到達時,首先見識到的是一座雄城……似煥然一新的木鹿城。
大食人點起了煙火示警,煙霧中巍峨的城池似籠罩在在那雲煙深處,若隱若現,顯示了它的高峻。
城防嚴密,看對方旗幟飄揚,軍容整齊。
城外的壕溝又深又字寬,但是“填溝壑”就不知道要付出多少的人命了!
“真想打下這座城來,只怕我們要給上十萬的人命,也有可能!”王孝傑苦澀地道。
一起觀城的諸將齊齊點頭。(未完待續。。)
第七零一節 欲襲伊斯法罕
“我們為什麼要打它呢?”見大家面有難色的樣子,韋不解地問。
“那我們不打木鹿,大軍繼續西進?”有人問道。
“打,為什麼不打呢!”韋出人意料地道,臉上掠過一絲笑意:“不打打他們,豈對得起辛苦運送裝備來的兄弟們!”
於是周軍築起長圍,將木鹿團團包圍,再架設巨大的投石機/車,軍人們和民夫們象工蜂般忙忙碌碌,有的在組裝機器,有的則運送彈丸,有的在平整土地做道路和加固工程。
投石機/車多達三百多輛,從城上望下去,高大的器械如同一片汪洋大海的樓船般彙集,預備進攻。
見著周軍聲勢浩大的樣子,大食人普遍面有懼色。
他們的總督納賽爾登上牆頭,觀察敵情,穿一身花團錦簇的錦袍,連裝甲都沒有穿上,大聲地道:“唐軍(武則天改唐為周,但外族照說大唐)想要打下我這座城來,除非他們死上十萬人!”
豪邁氣概大振士氣,軍心遂安。
但是!
密集的巨石唿嘯飛來,重重擊在城牆上,頓時城牆大震!
有的人不走運,挨碎屑砸了個頭破血流;更不走運的傢伙被巨石直接砸中,那成了肉泥!
火彈的威力同樣不小,火油濺一點上去都會燒得人哇哇大叫,若一大灘燒到身上,則會成為人形火炬,燒成焦炭!
大食人的應對是大部隊鑽進側邊的藏兵洞以避鋒芒,留下少許人注意觀察。
周軍沒完沒了的攻擊,起初是全部開火,然後變成分批次來,沒輪到攻擊的單位則在休息,之後依次開火,晚上也不例外。
他們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