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2部分

建碑則是建好之後,請朝廷另外派出大員主持。

至於封大非川,則由將軍們來完成,這等榮譽,不可讓給他人。

雙管齊下,由郭省三完成天壇地壇修建工作,之後再建立紀念碑。

請婁師德負責收殮陣亡將士屍骨之事,讓他們入土為安。

諸事計較已定,則分頭進行。

……

帳內只留下馮小寶、李謹行和劉審禮三位軍中大佬議事。

李謹行緩緩道:“觀大總管之意,是不想急攻吐蕃了?”

“然也!”馮小寶也不隱瞞他道:“我這是仿三國時袁紹死後,曹操不急攻之事!”

三國時,袁紹與曹操爭戰,袁敗亡,其子袁譚、袁熙、袁尚內鬥,曹操認為他們急之則相救,緩之則相爭,遂不急迫,果然,袁紹的兒子們自相殘殺,根本不用曹操去攻,已經勝了一半。

“論欽陵掌吐蕃大權已歷二代,仇敵眾多,他軍隊強盛時別人不敢惹他,現在嘛!若不趁此機會報仇雪恨。”馮小寶嘿然道,說出道“俺們只須拿小板凳坐著當吃瓜群眾看戲即可!”

“吃瓜群眾?!”

李謹行與劉審禮齊齊贊成道:“大總管果然高明!”

因此唐軍並不進攻,等著吐蕃人自相殘殺的訊息到來。

對外只宣揚說唐軍雖然取勝,但傷亡慘重,無力攻打吐蕃,吐蕃人遂安。

再有一事就是議功,馮小寶取出了功勞簿給李謹行與劉審禮看。

別的軍人吃到要吐,睡覺睡到自然醒,而參謀部卻不閒著,奮戰了三天三夜終於把軍中諸人的功勞一一列明,書寫成冊,裝箱放好。

馮小寶給他們兩人看的是高階軍官的戰功。

第一位當然是他馮小寶,運籌帷幄,決勝千里,諸多舉措,確保勝利!

單是“三御寶”奪軍權,這一手是別人想不到,不敢想和做不到的!

而馮小寶做到了,事實證明,他得到軍權,才有勝利。

誰都不會對他的戰功有異議。

而第二位則是李謹行,馮小寶將他列為第二位,他殺敵、指揮之功是其次,關鍵是他識大體、顧大局、配合馮小寶行動,功不可沒!

要說到殺敵戰功,首推楊成獻,他指揮左翼騎兵作戰,已經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