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皇帝就是好啊!”(不怕殺人)唸叨著,想到辦法,姜諮睡了個安穩覺。
……
很快地,佔領區傳出了官府對於各地的地主老財們不滿的輿論,認為他們對於官府支援不夠,哪有官府貼錢營民生的!
不給錢,那就抄家奪產!
正所謂民心如鐵,官法如爐,做得了地主老財們都不是傻子,當捐獻和認購國債的通知到達時,踴躍完成,一口氣給唐軍捐獻了五百萬貫還有購買了三百萬貫的國債,如此,財政即時寬裕。
也有人不給力,不肯給錢?得,尋個不是,一律發軍前效力,家產充公!
又得多了二百萬貫,湊足一千萬貫!
第九百三節 帝國餘輝(一)
唐人磨刀霍霍,準備痛宰大食人,而作為待宰物件的大食人則惶惶不可終日。
尤其是聽說了扎拉漢並不是戰死,而是降唐,大家都啞巴了!
穆罕默德扎拉漢是正宗的阿拉伯人,出身高貴,是聖/地大家族子弟,連他也背棄了大食,那還得了!
有人向哈里發阿卜杜勒麥利克進言,他家族親戚還在國內,他敢叛國,該當處罰他家親戚,將他們捉起來定罪!
哈里發沒有同意:“他一家有六個男人為國捐軀,我還能拿他家怎麼樣!”
終究沒有對扎拉漢家庭不利,還傳話說不要打擾他家。
形勢風聲鶴唳,謠言滿天飛,都說哈里發準備抵抗到底,而大唐則會屠城!
趁著唐軍沒有到來,尚未開始圍城的時候,大馬士革的許多家庭都打點行裝,邁上了出城的路途。
他們的路途有往西的,向西到埃及、再往北非,人們說最安全的是非洲西邊之角,摩洛哥那裡,唐人至少十年都不會打到那裡!
有向南的,回到“龍興之地”……阿拉伯半島,看看能否對抗唐人。
反正不會在大馬士革等死就是了!
哪一條道路上人都是越來越多,牛車、馬車、甚至是羊車,數也數不清,它們載著眷屬、箱籠、、行李、傢俱、財產,紛紛湧到路上。
大馬士革是白衣大食最大的城市,人口眾多,十幾萬人在路上擁擁擠擠,慢慢推移,形成一片人的海洋,遍地是人,到處是車輛、牲口,分不清隊形,也沒人去管治交通,大家都想快快離開,反倒越跑越慢,越摻合越亂,害怕被烏黑的情緒籠罩著人們,人心惶惶,驚恐萬狀,人群裡不時發生可怕的擁擠,然後路怒發生,每一次擁擠都發生撕裂人心的慘叫、撕打、推搡、叫罵,結果是數以百計、千計的人被擠倒、踩死,踏成肉餅,千萬只腳從上面踩過去。
即使漸漸遠離都城,也成為了人流中的一分子,隨波逐流,被衝著走,茫然沒有目的。
唐人還沒有打過來,大馬士革徹底亂成一團。
家家關門閉戶,市場蕭條之極!
人們將情況報給哈里發,或有人說應該許進不許出,徵發所有的人上城牆,盡最大努力的抵抗。
哈里發則然淚下:“他們沒有錯,錯的只是我,讓他們去吧!”
他的話加劇了百姓離城的洪流,當唐軍還沒到來之前,能夠跑掉的人都上路了。
輝煌的大馬士革皇宮變得人前冷落鞍馬稀,往時人頭湧湧,各種口音,各種膚色、各種裝束的人們來來往往,但今天,當哈里發召集大朝會時,居然有四分之三之多的官員沒到的!
大難臨頭各自飛,白衣大食帝國的沒落,就在眼前!
出奇的是,在沒來的人中間,還有不少的天潢貴胄,即阿拉伯人出身的官員,他們不知道覆巢之下,豈有完卵的道理?
所以,穆罕默德扎拉漢起到的作用實在不小,功不可沒,唐人連他都敢留用,甚至讓他帶兵(這是唐軍大肆宣揚的地方),那麼其他人自然也就沒什麼事情了!
就連殿前贊禮的官員也不見了,見到不成樣子,哈里發阿卜杜勒麥利克乾脆退朝,只召了少數幾個大臣議事。
他坐在金椅上,聽取衛戍將軍薩桑報告城防備戰之事。
薩桑臉色憤然,哈里發居然臉色很平靜。
他還有三萬精忠的、忠心的部隊,其他的人呢?
沒了!
軍隊譁變,大面積地逃亡!
各處軍營一空,參與一場必輸的戰爭,註定會將性命丟掉,哪怕平時宣稱自己最信奉神、最愛國的人也原形畢露!
“你們還在,朕心甚慰”哈里發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