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是劉瑾一黨的同時,劉明還是一名軍人。劉瑾為了一己私慾,無端挑起這等爭端,已經是惹得天怒人怨了。
如果自己等待劉瑾回來,讓他繼續安坐權勢第一的寶座,只怕以劉瑾的性子,也不會給自己什麼好果子吃。
畢竟在劉瑾看來,這一戰之所以未竟全功,卻是劉明指揮不當的原因在裡面。因此劉明就思慮退路,把大軍拉出寧夏,進而通報朝廷。
果然,朝廷諸公反應迅速,雖然沒有徹底瓦解劉瑾的權利,可是派出楊一清三人,卻是直接褫奪了劉瑾的兵權。
兵權一旦沒有,劉瑾再想興風作浪的可能性已經很小了。因此楊一清以平叛不力的罪名,罷免劉明的一切職務,回京受審,劉明也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反應,直接與楊一清交接了印信之後,也就乖溜溜的被錦衣衛帶走了。
雖然劉明看得開,願意放棄職務,避免與朝廷的正面衝突,但是馬永成這位臨時的監軍,卻是看不開了。
他本來就不是很贊同劉明一退再退,退到黃河邊的命令,也不想把這裡的訊息,通報京師,更不想把自己手中的權利,交出去給與自己頗為不對付的張永。
如果劉瑾在,有他支援,馬永成倒還有幾分翻盤的希望。可劉瑾失蹤,馬永成也只有一個東提督太監的身份在,這身份在這軍中,卻是沒有多大作用。
見馬永成拒不交出權利,楊一清也是極為震怒,直接以抗旨不尊的罪名,當眾就令跟隨而來的錦衣衛,把馬永成給拿下了。
這大軍畢竟還是大明的軍隊,雖然劉瑾曾為統帥,但畢竟沒有做到徹底的收買所有人心。再加上劉明這個劉瑾一黨的軍方頭領都是直接“投降”了,劉瑾在軍方的勢力,也就徹底動搖了。
最終馬永成再是如何不願意,也還是被錦衣衛拿了下來,以抗旨不尊、剿滅安王叛亂不利的罪名,與劉明一起,押上囚車,回京受審去了。
一時間,這支大軍最高的三位決策者,一個失蹤,兩個被當眾帶走,致使大軍震動不已,指揮權也徹底回到了以楊一清、神英為首的文武百官的手中。
清除了劉瑾在軍中的影響,楊一清也沒有宣讀對於劉瑾的任何決定,好似真的當劉瑾就這般死了一般。
他只是利用自己總督的權利,調令各路大軍,就在黃河東岸佈防,不使安王大軍度過黃河,然後就偃旗息鼓,好似等待安王來攻一般。
與此同時,他也是偷偷的派出了使者,前去找尋安王主力,備說朝廷的現在狀況,以及提醒安王,要求他帶領起義軍,到了黃河邊,就不能再越雷池一步了。
兩邊本來就有默契,又有任不凡這些丐幫中人於中間牽線拉橋,因此使者很快的就找到了安王主力,見到了安王本人。
此時安王已經帶著蔣雲松的河套人馬,以及自己麾下的近兩萬人馬,趕到了黃河西岸五十里的地方。
使者的到來,讓安王明白計劃已經開始,李東陽等人已經開始趁著劉瑾不在,肅清劉瑾在朝廷之中的影響,並且著手徹底扳倒劉瑾了。
當下安王聽完使者的彙報之後,無悲無喜,默然良久,才親筆寫了一封書信,交由使者帶回去親手交給楊一清,並且派了孫景文跟隨使者一起,前往楊一清那邊走一趟。
等處理完這一切之後,安王才帶著大軍,慢悠悠的向著黃河邊上趕去。
在他心裡,這一戰已經結束了,接下來,卻就是好好的與李東陽等清流文官演上一場好戲,也就成了。
只是這其中的真實情況,安王卻是對誰也沒有說。眾人剛剛經過一場惡戰,一時半會兒請戰意願不高,也都是隨著安王,緩緩向黃河進發。
而劉瑾,也就是在這時,與軒轅破一道,靠著啟用和氏璧的神力離開了藏寶之地,回返了這世界之中。
他確定了自己的所在之後,就與軒轅破拜別,約定了將來由軒轅破事成後歸還和氏璧給自己一事之後,就提起輕身功法,向著之前交戰的軍堡跑去。
葵花寶典的精髓,就在於輕功既快又詭,尋常武林中人,連看都看不清,自然也不會是葵花寶典的修煉者對手。
劉瑾當年機緣巧合之下,得了葵花寶典,以邪門手段,苦練了十多年的葵花寶典,如今在武林之中,即便是古笑天、清虛真人這樣的高手,也不是他的對手。
這次寶藏一行,他又從軒轅破那裡得來了葵花寶典的全本,只要假以時日,他苦心參悟之下,武功必定也能接近五絕的層次,只有寥寥數人,才可堪為他的敵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