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賓主共歡,好似兩邊不是在打仗一般。
待得日落時分,使者微醺的在侍衛的陪同,架起一葉扁舟,回了朝廷大營那邊。楊一清立即召集眾將起到帥帳議事,張永、神英卻是都來。
等舉起眾將之後,楊一清就讓使者把所見所聞都是說了出來,聽完之後,帥帳內一片沉默。
此刻劉瑾的鐵桿心腹都已經被楊一清、張永聯合肅清,這帥帳之中,除了已經歸於楊一清、張永的人之外,就都是那些頗為良善的各路將領。
本來這些將領就沒有屈服在劉瑾的淫威之下,這會兒又聽得這次寧夏風波,全因劉瑾而起,一時間卻是群情洶湧。
多數將領都要求把此事呈稟朝廷,交由皇帝與朝廷裁決。
楊一清見自己安排的人還未帶頭,這帳內已經形成了共識,心中對劉瑾的失道也是極為恍然。
當下楊一清就修了一封奏摺,讓眾多將領署名之後,著錢寧火速送往京師,交由朝廷裁決。
這早就是計劃好的,錢寧得了這聯名奏摺,卻是直接以錦衣衛的通訊渠道,加急送往了京師。
京師的李東陽等人早就是等著前線的奏報,這會兒得到奏報,卻都是緊急開了朝會,最終趁著劉瑾還未回京,就即透過了要與安王大軍和談協商,解決此事!
於正德心裡,他一直是拿安王當皇叔來看,對安王感情倒是不弱。之前透過劉瑾的決議,不過是因為太后的威壓,以及劉瑾的蠱惑罷了。
這會兒劉瑾不在,太后獨木難支,李東陽率領文武一起,正德自然就順水推舟,同意了這和談的策略。
並且他還振振有詞的反駁太后,說道:“這不論是朝廷的平叛大軍,還是寧夏的軍隊,都算是朕的軍隊,朕的子民!寧夏軍隊雖然有錯在先,但事出有因,不可一味強行絞殺,能招降卻是最好!”
其實就像正德所言,寧夏起義軍卻是朝廷精銳的九邊重鎮的邊軍之一,常年戌邊,實是頗為精銳。
許多中立的人,也都是不想看到寧夏起義軍被絞殺,不但使得朝廷的九邊出現防禦漏洞,還使得朝廷精銳軍力受損。
種種原因加到一起,最終這和談的旨意傳出京師的時候,劉瑾才堪堪回京。
只是他這次回來的有點晚,卻是木已成舟,想要收回旨意,也是難了。
可是劉瑾卻是何等樣的人,看出此次是文武聯合的反撲,知道如果任由局勢發展下去,只怕文武百官真的會把自己推出來,當做這次寧夏之亂的罪魁禍首給處決。
因此劉瑾卻也在京師積極奔走,使出各種毒計狠計,務求能夠翻盤。
只是先不說劉瑾如何在京師圖謀反攻,卻只說朝廷的旨意到達黃河大營的時候,已經是雙方第一次正面談判之後的第三天了。
與此同時,安王這邊,也是終於迎回來了一個關鍵人物,讓安王大軍卻是歡呼不已,整個黃河西岸,卻是歡聲雷動,響徹雲霄。
原來卻是子龍總算在失蹤數天之後,總算在這關鍵的時刻,回來了。他被應龍以神通送出了寶藏之後,確認了所在地點之後,就飛快的趕向了軍堡。
在軍堡之中,與婉兒見面之後,自是有一番歡喜。
等兩人你儂我儂完了之後,婉兒躺在子龍的懷裡,緩緩的把子龍失蹤這些天的事,大概的說了一下。
第六百一十五章 能量
子龍聽到安王與寧夏起義軍的危機已經解了,而且前兩天還有訊息傳來,卻是楊一清總算復起,掌控了朝廷大軍。
當下子龍迫不及待,就帶著婉兒與部分天龍幫兄弟,快馬加鞭的趕向黃河。
緊趕慢趕,卻總算是趕在朝廷旨意來到的時候,到了安王大軍的大營。
安王大軍分兵一半回了寧夏,另外一半的騎兵也是少的可憐,因此在黃河邊上安營紮寨之後,卻是把巡防的重責,交給了河套軍隊。
蔣雲松本來也算是安王麾下,這會兒子龍不在,他也是暫時尊奉安王的指令,因此就把手下的遊騎,輪番派出去,警戒著方圓百里的範圍。
因此子龍剛剛進入警戒線,就被河套的巡防隊發現。
這些河套的兄弟,卻都是發自內心的愛戴子龍,這些日子來,沒有見得子龍,卻都是頗為想念。
如今子龍到來,河套巡防隊卻是以獨特的傳訊手法,把子龍迴歸的訊息傳播了出去。子龍也是沒有在意,繼續向黃河大營走去。
只是還沒走多遠,巡防隊就如同萬千溪流歸入江海一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