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的十五都是常佳與褒若例行進宮時,這天又逢十五,二人進宮即給太后和皇后請安,先來到太后宮裡,太后笑得慈祥:“來了?”
母女倆見過禮,太后滿意地看著褒若道:“這孩子出落得越來越好了,”又回頭對侍立一邊的妃子們會道:“你們別看這位郡主新近才認的親,回的宗,可是這命哪,比誰都好!那位雲公子對她可是含在嘴裡怕化了,項在頭項怕曬了!”
眾妃笑道:“是啊,誰不知道這位雲公子平生就一怕,怕郡主不高興!”
常佳忙笑道:“都是褒若任性,欺負人家雲公子。”
“話也不能這麼說,你們沒看到,賞蓮會那天,雲公子看褒若的眼睛多專注,這是各人的緣分,褒若雖在民間受了磨難,可是該著她的福分也跑不掉!”太后笑道,想起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附馬,榮華富貴是有了,可是都在外面養了外室,公主身份尊貴,更不能為這些去爭鬧,每日裡愁眉苦臉,年紀輕輕,都禮了佛,倒像把人世間的一切都看淡了是,如今都快成了修行的居士了。
褒若道:“公主是至尊,比不得褒若,褒若在外面是個野小子,什麼都敢做,按孃的話,就是沒有怕!”
“沒人怕好啊,女子顧忌太多,苦的是自己!”太后想起幾十年的風風雨雨,不由有些黯然,又道:“趁著年輕,想做不做,莫等老了,空悲切!”
常佳與褒若都有些驚異太后竟會說出這樣的話來,她們不知道的是,太后也曾年輕過的,也有過少女的情懷。
第八十二章 小露鋒芒
太后年輕時也是出名呃美人兒,上門提親者眾多,都是名門望族,可她獨喜歡一次郊遊時遇上的一位商人之子,也是在學裡學過書的,兩人傾心相愛,那學子曾說,只要太后嫁給他,他一定會讓她過上最好的生活,並且眼裡再沒有雖的女人!可惜,由於種種原因,她拒絕了,最終被先帝看上,納入後宮,開始艱苦的後宮生涯。
但凡年長的人,對年輕的姑娘都有一種天生的嫉妒和深切的羨慕,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中年婦女看到年輕女孩會有敵意,其實本質上來說,說它是一種對年輕的追思和嚮往也不為過,只是表現方式不一樣,有的中年人會特別喜歡年輕女孩子,例如太后。
太后喜歡年輕女孩,她身邊的宮女都是年輕美貌的,而且太后從不作踐這些個宮女,她最大的愛好,便是在清晨的花園中,命令穿著美麗衣裙的宮女們在花間穿梭,採著一枝枝帶著露水的話,今日入宮請太后安的不在少數,太后一高興,便命眾人把自己帶來的女兒站成一排,一個個仔細端詳過去,不住地點頭。
“最美的景色莫過於此,這才是真實而鮮活的畫,”太后曾說:“你們看那寫畫山景的,畫的倒是好,佈局、濃淡、立意都是好的,挑不出錯二,只是常常是畫雲遮霧擾的山景,‘空山雨亦奇’,年輕人看看就罷了,我年紀大了,看這種蕭索寒冷的畫總覺得背上都涼了起來,不如看小姑娘們,覺著自己也年輕了,心情也好。”
褒若正式花樣年華,長相又好,且性子又爽直開朗,而且不是一味地任性,有禮有節的,太后初時還不怎麼的,有禮貌,又漂亮的女孩女可是見多了,但慢慢接觸久了,對她越來越滿意,總覺得她身上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慧性,讓人舒服,這才是太后最滿意的地方:“有的美人,美事美了,可是沒有半點靈性,就跟一木頭美人似的,無趣!”
褒若有些明白,為什麼以太后無子無女、孃家在朝堂上又無依仗,竟能夠穩坐妃位,寵愛不衰,並且還能夠收兩位皇子為養子的原因了。
美貌可以被歲月帶走,聰明靈慧才是先帝欣賞她的地方,所以,太后的封號是“睿”。
“褒若雖說是在民間長大,其實卻是皇子子女中最幸福的。”太后嘆了口氣:“有福之人啊。”
褒若想起那位少穿衣服的自由也沒有的箭皇子,深以為然,皇家規矩太大,她可無福消受。
給太后請過安出來,一路隨眾人來到皇后的寢宮,剛經過箭皇子所居的“毓英宮”,褒若眼睛尖,向裡一瞄,巧巧的又看到那位箭皇子,眼猶帶淚,褒若上次見他就憐他年輕小,又被太監所敝,一直記在心中,今天又遇上,便不能袖手旁觀,她裝作鞋子脫落彎下腰去提鞋子,待眾人走過後,她一個擰身躉進毓英宮來,這才看到箭皇子身後又是一大眾人,為首的還是那個白麵太監,太監們見褒若進來,忙跪下磕著:“請郡主安!”
“走來吧。”褒若也不看他們,徑自對著箭皇子柔聲道:“箭皇子,出什麼事了?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