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部分

烏孫國如果能向東遷移到河西走廊,中國願意將一位公主許配給國王,兩國結為兄弟之邦,那麼匈奴的滅亡,指日可待了。”

昆莫聽了之後,默不作聲。

昆莫為國內裂變而終日發愁,哪有心思考慮與漢帝國結盟的事宜呢?就算昆莫有心與漢帝國結盟,萬一此事被岑娶、大祿反對,那麼烏孫國的分裂就不可避免了。而且烏孫雖然屢次擊退匈奴人的進犯,但對於強大的匈奴,烏孫國人始終懷著畏懼的心態,昆莫也不想公然與匈奴為敵,以引來強敵的報復。

結盟的事擱下了,但是使團仍然取得巨大的收穫。

張騫派出副使出使西域各國,這次,所到達之處,比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時更遠,瞭解西域的情況更豐富。

中國人的足跡開始踏遍天山南北,踏遍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周圍,從錫爾河到阿姆河,從帕米爾高原到裡海的沿岸,翻越興都庫什山脈到達印度河流域。

這是中國人視野的開拓,只有一個充滿激情的民族,才會勇敢地向陌生的地域挺進,毫不畏懼。今天我們翻開中亞的地形圖時,看到這片土地地形是何等的複雜,雪山叢立,河流縱橫在崇山峻嶺之間,或者是沙漠廣佈,戈壁無垠,可以想象這些勇敢的先人,拉著馬匹攀上沒有道路的山間,一座山連著另一座山,莽莽無盡頭,還必須要跨越一條又一條的急流,這是何等艱難的路啊。

漢帝國的使者穿行在西域各國之間。這些國家,有的曾經在數年前接待過張騫,那時他們大多還未嘗感受到大漢帝國的威嚴,而今天,大漢帝國已經控制了河西走廊,西域不再是遙不可及,對於西域各國而方,大漢這個帝國已經越走越近了。

這次出使的最遠之地是安息國,漢使到達了安息國的首都番兜城(今伊朗達姆甘),這大約是中國有史以來到達的最西之地。

另一路使者則向南行進,出使罽賓國(今克什米爾地區)的都城循鮮城,然而繼續到達身毒,即今天的印度。這是中國與印度兩個偉大國家的初次接觸,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這一次,張騫在西域呆了將近四年,龐大的使節團出使到各個國家。中國開始走向世界,這是中國外交史光輝的一頁,也是中國積極主動進取的黃金時代。

元鼎二年(前115年),張騫返回國內。

張騫發明了一種外交方式。漢帝國的使者每出使到一個國家後,返回時帶上一批該國的使者,讓西域的國家也瞭解中國。

張騫返回漢地,帶上幾十位烏孫國的使臣。這些烏孫國的使臣到達漢帝國,對漢帝國的強大、眾多的人口以及物產的富饒大感震驚。這種震驚,不亞於滿清末中國人到達美國所引起的震驚。

烏孫國的使臣回國後,對烏孫國王添油加醋地誇漢帝國的強大,烏孫國王也暗暗吃驚,此後與漢朝的交往逐漸增多。

張騫派出的副使也陸續返回國內,同樣帶上西域國家的使臣,張騫透過這種方法,使得中國與西域各國的交流越來越密切。

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雖然與烏孫國結盟共同打擊匈奴的計劃落空,但是“斷匈奴右臂”被作為一項長期戰略計劃被堅持下來,在六十年後,終於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張騫第二次通西域前,河西走廊地帶是一片真空。武帝劉徹最初並沒有打算將中國人移居到此地,因為此地不適於農耕,而是想讓烏孫舉國遷移到此,歸附中國。但是這個計劃最後落空了,於是劉徹決心在狹長的河西走廊,設立酒泉郡,以作為與西北各國交往的基地,後來又分置武威郡。

中國人開始向河西走廊遷移,中國與西域交通線的打通,使得這裡逐漸成了一條重要的商業通道,這條通道從中國經河西走廊,在西域分為兩支,一支沿崑崙山的北麓,經樓蘭,順塔里木河直抵莎車,越過蔥嶺進入月氏、安息,到達西亞,再從西亞直入歐洲,形成一條漫長的路上交通要道。另一支沿天山南麓,到達疏勒,越過蔥嶺,到大宛、康居、奄蔡。

絲綢之路的開通是世界交通史上一件極為重要的事件,數十年後,當羅馬帝國最偉大的詩人維吉爾看到來自中國的絲綢時,他斷言,這種東西是從樹上長出來的!

張騫打通中國通往西方的交通線,居功至偉。

第二次出使西域後,張騫被任命為大行,位列九卿。大行是主管藩夷事務,約相當於現在外交部長,這個職位對於張騫,當之無愧。

博望侯張騫在西域的知名度極劇提升。張騫兩度出使西域,前後共計十七年之久,這十七年中,有十一年多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