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4部分

粥,說今年是馮太太六十大壽,為她祈福,特別要施十日粥飯。原本馮大奶奶還說,從私房裡拿出銀子,趕做一百套棉衣施捨。貧僧說陳家年年都在弊寺施棉衣,這好事倒不如拿到別的寺廟作去。”

京城裡姓馮的人家不少,但今年六十的馮太太只有一個,曼娘已經感到劉吟梅緊抓住自己的胳膊,伸手拍拍她的手以示安慰才笑著問:“不知今日馮家來的,是哪位奶奶?”知客僧正欲回答,突然想起劉吟梅和馮家的恩怨,笑一笑道:“是馮大奶奶來了,劉小姐今日還要施捨經書,這年月,這麼年輕就親自抄錄經書為亡母祈福的,已經少見了。”

劉吟梅怎能瞧不出知客僧的遲疑,眼簾垂下,很多事,的確該忘了,而不是記在心上。知客僧已把她們請進禪房,送上茶水點心也就跟陳家的管家去安排施棉衣的事。劉吟梅喝了杯茶才道:“這慈恩寺,母親在世時候也曾帶我來過數次,只是時光易逝,許多事情已是物在人非。”

睞姐兒已經嘆氣,用手託著小下巴:“劉姨,我記得曾祖母曾經說過,最大的願望就是看著孩子們都活的好好的。我想,您母親,也是一樣的。”劉吟梅悄悄擦去眼角的淚,對曼娘道:“姐姐真是養了個好女兒。”

曼娘也為女兒驕傲,但還是故意道:“她不過是一張嘴最能哄人,這些道理,知道了不會往心裡去。”劉吟梅也淺淺一笑,丫鬟已經進來:“馮家大奶奶和五奶奶聽說奶奶來了,特地遣人來問候。”

曼娘讓人進來,來的是個十七八很俏麗的丫鬟,見來人不是自己認得的,劉吟梅心裡鬆了口氣。這丫鬟伶牙俐齒,有問有答,對曼娘笑道:“我們五奶奶說,本是晚輩,合當親自過來拜見的,可和大奶奶那邊走不開。還請恕罪。”

曼娘笑著回了,賞了那丫鬟,也讓個人跟了去致謝。回頭見劉吟梅面色如常,並無悵然之感,拍拍她的手道:“知客僧方才說,這施捨的經書頂好在佛前供奉過再行施捨,還託你帶了睞姐兒去呢。”

劉吟梅帶了睞姐兒起身,睞姐兒早坐不住了,出了禪房就對劉吟梅道:“劉姨,這慈恩寺有個小山坡,上面種了梅花,我們去瞧瞧那梅花開了沒?”慈恩寺的梅花遠近聞名,常有人借禮佛之名前來賞梅的,當年就是在梅林,和馮毅見面。劉吟梅收起思緒瞧一眼睞姐兒:“怎麼性子這麼急,才十一月,梅花最早要臘月才開,這會兒去,你是去看光枝?”

睞姐兒哎呀一聲:“難得出來一趟。我們就在這寺裡逛逛,這麼多人跟著呢。”劉吟梅捏捏睞姐兒小鼻子,去了大雄寶殿也就往梅林去,這些景色都很熟悉,看的越多,劉吟梅的心緒越平靜,大哥已和馮家小女定親,等這個嫂子過門,會遇到很多以前的熟人,暗自神傷只會讓人笑話。

睞姐兒不耐煩慢慢的走,不時去那路邊摘那不知名的野花,還大驚小怪地說怎麼這個時候還有野花開放。要不是這麼多人跟著,劉吟梅懷疑睞姐兒一定會去爬樹抓小鳥。這孩子,真是活潑的讓人半點不覺得煩。

梅林已近在眼前,劉吟梅讓丫鬟往裡面瞧瞧是否有外人。丫鬟應是進去,劉吟梅站在梅林外面看向遠方,身後已經傳來腳步聲,接著是一個陌生女子聲音:“夫君,這邊有人呢,我們還是往另一邊去。”

劉吟梅側過身子,那眼微微一掃,卻看見身後數步,站著的是馮毅。

☆、放

乍然相逢,馮毅是又驚又喜;劉家兄妹回京也有三四個月;馮毅想了許多辦法,都不得見劉吟梅一面,上回去說小妹婚事;劉家那幾個僅存的下人;更是如防賊一樣防著他。曉得陳家冬日都在慈恩寺施棉衣;馮毅更是攛掇自己的娘把施粥地點定在慈恩寺;為的就是劉吟梅和曼娘交好,說不定劉吟梅會跟了曼娘前來;到時得見一面。

誰知劉吟梅來雖來了,卻沒有出面,馮毅只覺千種相思都落到空處;妻子建議前去梅林瞧瞧時,馮毅也不過勉強跟隨,畢竟誰也不願意往昔日的傷心地去。可此時夢裡佳人就俏生生站在自己面前,還是那熟悉的眉眼,還是那從沒忘卻的笑容。

馮毅邁出一步,想對劉吟梅傾訴思念之情,可很快就想起身邊還有妻子,那腳步生生停住。看見丈夫見到這個女子時的神色,馮五奶奶怎猜不出這人是誰,嘴裡不由有些酸苦,嫁給他四年,自問從無一點對不起他,可他的心還是不在自己身上。

馮五奶奶唯一聊以□的,就是劉吟梅不會委身做小,更不會和丈夫有更深的牽扯,可即便如此,做為一個女人,馮五奶奶還是受不了。特別是丈夫那個魂夢牽繞的女子就在自己面前,唇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