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兩個身攜鉅款,在縣城供銷社逛了半天。
米、面、油、紅糖……日常用的都買了一些,又買了幾斤掛麵,幾斤點心,張羅著到時候去送禮。
東西挺多,兩個人都是又矮又瘦的,宋幼林乾脆做主買了輛腳踏車,買的鳳凰牌的,一百八一輛。
付錢的時候,鄭春梅眼睛賊亮。
這年頭有輛腳踏車方便很多。
兩人推著腳踏車出來,宋幼林就有點傻眼。
腳踏車是二八大槓的,很大很高。他現在就有個一米三左右,腳踏車在他面前就是個龐然大物。
他娘也不高。
“娘,你會騎嗎?”宋幼林猶豫著開口。不行的話,倆人推回去也成。
“會。”鄭春梅信誓旦旦。
這有什麼,她家以前是有腳踏車的。
她小時候騎得不少。
鄭春梅剛才已經把能掛車把上的東西,都掛在了車把上,後座也放著一點東西。
“幼林你先上,拿好東西。”
宋幼林不信任地看著他娘。
不知道他娘能不能夠著腳蹬子。
“快點的,沒事兒。我真會。”
宋幼林聽話地爬了上去。
沒想到他娘掌把掌得還挺穩。
他坐在後座上瞬間感覺自己很高很高,就像以前突然坐那種大型旅遊車的感覺,還挺新奇的。
接著,就見他娘動了。
鄭春梅兩手掌著車把,右腳別在左腳後面當助力,左腳則往前蹬上小半圈,來回往復,溜著車子走了一段時間,穩了之後,右腳離地,從前面直接偏腿上了大梁。
她個子小,站起來都夠不到座位。
站直了勉強可以夠到大梁的高度。
要想騎,只能讓自己胯骨左扭右扭,歪左邊就是左腳蹬下去,右腳上來;歪右邊,就是右腳蹬下去,左腳上來了。
不這樣也沒法騎,會卡襠。
宋幼林沒想到,他娘這樣騎得還又穩又快。
倆人在路上穿梭,騎車的微風,讓鄭春梅覺得身心十分舒暢。
這麼多年壓在心底的難受,全都不見了蹤影。
她兒子真的好了,他們的生活也好了。以前覺得兩眼一抹黑,現在前面都是寬闊的大路。
宋幼林在後座上,看著鄭春梅瘦弱的背影。這後背不寬闊,瘦弱到能清晰看到骨頭,卻為自己的兒子擋住了風雨。
--
今天,兩人把手頭的錢花得七七八八,最後又去取了兩百塊錢,才往村裡趕。
兩人騎著腳踏車回村時,村裡還在農忙,要不然這腳踏車的大件,要引起村裡的轟動。
鄭口村有腳踏車的人家,自來才三家,這還都跟寶貝一樣,不肯隨便借人騎。
村子是沿路而建的,一般沿路建的村子叫莊。鄭口村以前就叫鄭莊,後來不知怎麼改了名字。
鄭春梅邊騎車還邊跟兒子說著話。
她這兩天把能說的都說給宋幼林聽,包括村裡的大事小情,免得兒子不熟悉,再不自在。
以前,她也是這樣事無鉅細地說,只是那時候是為了讓兒子多說點話,她並不指望兒子能聽進去多少。
兩人穿過村中心的大隊部,往左拐那條路,走到盡頭,才是他們家。
他們家很是偏僻,周圍人家也都稀稀拉拉的,沒村中心那麼集中。
宋幼林坐在腳踏車上,遠遠望過去,心中就知道這是他家。
他家院子很大,是用籬笆圍成的。
院子裡開了幾畦地,種了時下的蔬菜瓜果。家裡好幾天沒人在,菜地裡不僅都是雜草,整個院子都綠意盎然。
宋幼林下了腳踏車,跟在鄭春梅後面,進了院子。
鄭春梅把腳踏車推進院子,想了想,捨不得在外面曬著,又推進了外屋。
宋幼林就在院子裡觀察他們家的房子。
整整齊齊的茅草壘成兩邊帶坡的尖頂,順著房頂坡下來,就是房簷,房簷下面是土房主體,牆上留了兩扇窗,一個門。
門是淺灰色老式木頭門,窗戶也是用木條做的,上面鑲嵌著玻璃。
他順著木門走進去,能明顯看到土房並不全是土,其中還摻雜了麥稈,給土色增添了一抹亮黃,也讓土牆更加堅固。
土牆的厚度也跟他上輩子想象的不同,很厚,很解壓。
就像看到巧克力塊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