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過半炷香的功夫,三人已經仔細翻閱了暴昭的奏章,每個人的臉上都顯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凝重。那奏章中的文字,猶如冰冷的鐵石,沉重地壓在他們心頭,讓他們無法釋懷。
鬱新深吸一口氣,打破了沉默的氣氛,他沉聲道:“陛下,臣懇請陛下明察,刑部對於此次糧食價格暴漲的處置,實在是敷衍塞責,毫無作為,讓臣深感痛心。此次糧食價格暴漲,關乎百姓生計,關乎國家安定,然而刑部卻未能採取有效措施,致使局面愈發嚴重,百姓怨聲載道。
臣以為,這些官員們猶如尸位素餐,毫無責任心可言。他們對待公務,既不盡心盡力,又不積極作為,任由事態惡化,實在是令人憤慨。他們的實力和膽量,如何能夠承擔起這樣的重任?這不禁讓臣對刑部的整體能力和責任心產生質疑。
刑部如此行事,簡直就是欺君之罪。陛下明君在位,對百姓關懷備至,然而刑部卻未能體察陛下心意,未能為百姓解憂。暴昭他究竟想要做什麼?臣實在難以理解。難道他忘記了作為刑部官員的職責和使命嗎?
臣懇請陛下對此事予以重視,嚴查刑部官員的失職行為,追究其責任。同時,陛下可設立專門機構,加強對糧食市場的監管,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如此,方能彰顯陛下聖明,安撫百姓之心,維護國家安定。”
夏元吉此時也眉頭緊鎖,一臉憂慮地說道:“陛下,臣聽聞刑部曾拘捕了江南最大的米商,於家的家主。然而令人費解的是,前日暴尚書親自前往大牢探視後,這位於家家主竟然就被無罪釋放了。這其中究竟有何隱情,實在令人費解。”
朱允炆靜靜地聽著兩人的彙報,臉上沒有任何表情。他深知,揚州之事並非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其中牽扯的勢力錯綜複雜,遠非一般人所能想象。他輕輕嘆息一聲,說道:“二位愛卿所言非虛,你們的猜測也很有道理。在京營改革之時,暴昭就曾向朕上過一本奏摺,鬱老大人也是看過的。如今刑部對於糧食價格暴漲之事的態度如此消極,顯然已經失去了朕的信任。”
他頓了一頓,繼續說道:“揚州之事,其複雜程度遠超過了我原先的想象。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其背後所牽扯的勢力之廣,簡直就像一個盤根錯節的龐然大物,令人歎為觀止。從目前的情報來看,揚州的局勢猶如一團迷霧,而在這團迷霧之中,有一個關鍵人物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個人被各方勢力稱為‘先生’。
關於這位‘先生’的身份,目前我們還不得而知。他就像是一個隱藏在黑暗中的幽靈,神秘莫測,令人難以捉摸。但是,他的手段卻極其詭譎,總能在關鍵時刻發揮出意想不到的作用。據我們所知,暴昭、各地的藩王,甚至一些朝廷中的重臣,都與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而揚州之地,還涉及到張士誠的勢力。這一點,想必大家都心知肚明。張士誠,曾經的大鹽商,雖然在國朝之初受到皇祖父的打壓,但他的勢力卻並未因此完全消散。相反,他在暗中積蓄力量,等待時機再次崛起。他的勢力在揚州一帶根深蒂固,對當地的政治、經濟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因此,此次戶部主導的揚州鹽政改革,絕非一場簡單的政策調整。它涉及到揚州地區的經濟命脈,更關乎到朝廷對江浙之地的控制力。朕深知此次改革的重要性,因此希望藉此機會,將隱藏在江浙之地的各種勢力徹底剷除,為國家的長治久安打下堅實的基礎。
朕已經下令,加強對揚州地區的監控,務必查清‘先生’的身份和張士誠的勢力範圍。同時,朕也會派遣得力干將前往揚州,協助戶部進行鹽政改革,確保改革的順利進行。朕相信,在朕的英明領導下,揚州之事必將得到妥善解決,國家的未來也將更加光明。”
他的話語中透露出堅定的決心和不容置疑的威嚴,讓在場的三人都不禁為之動容。他們深知,此次揚州之行,任務艱鉅,責任重大。但他們也明白,這是陛下對他們的信任和重託,他們必須全力以赴,不負所望。
朱允炆繼續說道:“自唐末中原大亂以來,神州陸沉,文脈凋零。趙宋偏安一隅,雖有一時之盛,但終未能恢復中原之榮光。蒙元入住中原後,更是對華夏文化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和破壞。國朝初建之時,科舉南北榜之爭便凸顯出南方文脈之強盛。藩王之患固然令人憂慮,但相比之下,朕更擔心的是江浙之地。因此,朕選擇揚州作為此次改革的先行之地。維喆一人前往揚州,恐難以掌控全域性。今日召鼎臣來,便是為了與你二人共同商議對策。你們二人一人在明,一人在暗,務必將此次任務圓滿完成。鼎臣,你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