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姚廣孝與朱棣的相識,有一個流傳甚廣的故事。
據說姚廣孝進京後,一見朱棣便覺其氣度不凡,有帝王之相。
而朱棣也對這位僧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姚廣孝私下對朱棣說:“如果你能讓我跟隨你,我一定奉一頂白帽子給大王戴。”
朱棣一聽便明白了其中的寓意——“王”字上面加個“白”字正是“皇”字。
雖然這個故事在後世看來有些誇張,但無疑為兩人的關係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
然而,在朱元璋的眼皮子底下,誰敢做出如此露骨的表示呢?
因此,這個故事的真實性有待商榷。
不過,無論他們當時談話的細節如何,這兩位有遠大抱負的傑出人物確實走到了一起。
他們共同導演出了中國歷史上一幕又一幕波瀾壯闊的活劇,成為了後世傳頌的佳話。
姚廣孝隨朱棣來到北平後,就任慶壽寺主持。
朱棣就藩北平重鎮,經常因諸事煩擾而出入慶壽寺祈福。
二人隨著交談日多,朱棣逐漸發現了姚廣孝的卓越才能。
他善於觀察時局、分析問題,對於政治、軍事等方面都有著獨到的見解。
朱棣對姚廣孝的才能深感佩服,於是將他引為心腹,每逢大事必會與之商議。
在朱棣奔喪不成之際,姚廣孝便來信勸諫。
他敏銳地察覺到新朝有意削藩的動向,而朱棣作為在世皇子中最長且實力最強的燕王,自然是削藩的首要目標。
姚廣孝以“朝廷忌憚”為由,勸朱棣早做準備,同時打探虛實。
朱棣見信後深以為然,開始暗中積蓄力量、準備應對可能到來的危機。
然而,朝廷的風向卻突然轉變。
朱允炆竟然裁軍十餘萬,並召朱棣進京奔喪。
這一舉動讓朱棣摸不清朝廷的態度,也讓姚廣孝感到局勢出現了變數。
為了應對這一突如其來的變化,姚廣孝不辭辛勞地千里奔走,與朱棣相見商議對策。
他們的關係已經超越了簡單的君臣或師徒關係,成為了共同面對風雨、攜手並肩的戰友。
兩人無言沉默了許久,最終姚廣孝嘆息一聲,說道:
“是啊,陽謀。
“殿下心中是否擔憂吉凶未卜?”
“孤確實拿不準朝廷的態度,此次朝廷的操作,看似尋常,實則深不可測。
孤此行京師,吉凶禍福實在難以預料,心中不禁感到一陣不安。”
“朝廷自削京營,其目的何在?
依貧僧看來,殿下此次憂慮,實則是關心則亂。
殿下此行京師,實則是大吉之兆。”
“哦?大師此言何解?”
朱棣聞言轉臉看向姚廣孝,臉上露出疑惑之色。
“朝廷突然宣佈裁撤京營諸衛十餘萬兵力,這一訊息迅速傳遍了四海八荒,天下皆知。
這無疑是新皇向天下人發出的一個明確訊號:他無意於削藩,至少在當前的形勢下,他並不打算採取這樣的行動。
這一決策的背後,是新皇深思熟慮的結果。
他深知,若是在諸藩入京奔喪之際強行扣留他們,強行推行削藩政策,那必將引起天下震動。
至少諸王親衛之軍會人心惶惶,特別是那些手握重兵、實力雄厚的九大塞王之軍,更是會成為潛在的火藥桶。
一旦處理不當,就可能引發兵變,到時候天下大亂,朝廷的統治也將岌岌可危。
就算新皇是個昏聵不智的君主,朝廷中的諸臣也絕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他們深知削藩之舉牽涉甚廣,稍有不慎就會引發連鎖反應,最終可能導致朝廷的覆滅。
因此,他們紛紛站出來支援新皇的決策,認為裁軍之舉並非削藩之兆,而是另有深意。
實際上,新皇裁軍的真正目的,是為了減輕朝廷的財政負擔,提高軍隊的戰鬥力。
他希望透過最佳化軍隊結構,減少冗員,使軍隊更加精幹高效。
同時,他也希望藉此機會向天下人展示他的誠意和決心,表明他願意與諸藩和平共處,共同維護國家的穩定和發展。
這一決策雖然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但在朝廷諸臣的共同努力下,最終還是得到了順利實施。
新皇也透過這一舉措,贏得了更多人的支援和信任,為朝廷的穩定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