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聽完嚴震直的方法,覺得這只是解決了,民間缺少工匠的問題。
但是他還是忽略了制度的問題,如今正因為工匠的地位低下,受制於這些個貪官胥吏的盤剝。
從而求告無門,這才是現在工匠待遇的根本問題。
如果按照嚴震直的方法,的確會增加工匠的收入,但是這些收入會到工匠手裡麼?
朱允炆心中不抱著希望的,到時候工匠的生活水平,可能更慘。
因為這其中的利益更大了,這些個人一定會想盡辦法,逼迫這些工匠拼命的幹活。
同時,還會影響官府的事務進展,因為給官府做工是免費的,這其中並沒有油水可言。
“老大人,這方法只是治標之舉,就像剛剛卷宗之中,出現的這些貪官胥吏。
這次是我們發現了被抓了,那麼以後呢?
同時,這些工匠因為放開了,官府專有的限制,他們獲得銀錢的更多了。
這些東西不會引起別人的覬覦麼?”
“陛下聖明,倒是老臣考慮欠妥。”
“朕覺得,全部進行匠籍制度的改革,會迎來強大阻力。
不若我們利用現在的這件事,進行區域性的改革試點。
就從營繕司的職能上面進行一個試點,同樣還用老大剛剛用的辦法。
只是,限制營繕司主官的權利,讓整個營繕司的工匠,選舉一些有能力,德高望重的大匠。
組成一個長老團,從而跟營繕司的主官,形成一種制衡。
這樣以來,技能保證營繕司的官員,依舊是朝廷選派。
同時也能保證,工匠在遇到不公待遇的時候,有能力去制衡官員的胡亂作為。
不知,老人覺得這個方法如何?”
“陛下聖明,此計甚妙!老臣,覺得可以一試。
只是這長老團,如何管理?”
“長老團的人選,是工匠們自發選舉的,屬於非官方組織。
只是給他們一個可以直接對話,工部尚書的權利,就是開通一個溝通渠道。”
“如此老臣明白了!這樣以來,就能防止這些個官員胥吏胡作非為了。”
“然而,這些只是暫時之舉,於朕心中的工匠改革,相差深遠!”
朱允炆嘆息一聲,眉頭緊皺的說道。
“還請陛下賜教!”
“老大人,以為工匠的這種傳承製度,有問題否?”
“自古以來工匠的傳承,都是如此!
父傳子,師傅傳徒弟,但是大多的情況都是,父傳子。
不過,老臣發現這種傳承之中的弊端,那就是很容易斷了傳承。
自古以來,因為傳承的問題,消失的技藝不知凡幾。”
“是了,此乃朕之疑慮所在。這般封閉式的傳承,致使我中華喪失諸多技藝。
故而,朕極欲改變此現狀,深思良久,偶得數法,老大人且來參詳一番。
其一,對於工匠技藝之保護,工匠向工部貢獻技藝,可獲若干獎勵。
同時,工部因使用這些技藝產生經濟效益後,可給予工匠分成,如此便能保障工匠之利益。
其二,召集一批經驗豐富、能力卓越之工匠,制定行業生產標準。
如此一來,既能提升生產效率,亦可作為工匠衡量之參考。
其三,度量衡之問題。
當下工匠之間,並無統一度量衡標準,許多資料皆為約值。
這樣以來致使,很多工具的製作,在傳承之中就會出現了問題。
從而讓很多的東西,只能靠個人領悟或者經驗,所以傳承教學的問題,就會浪費很多的時間。
其四,乃關於工匠之傳承問題。
朕的想法是,首先在營繕司參照國子監之方式,選出一些夫子,編寫一些教材。
這些教材無需高深,只需能夠培養一批底層工匠即可。
如此,便能大量培養底層工匠,進而提升工部之效率。
首行之地便是軍械局,軍械局作為國朝軍隊最重要的地方,他們的效率提升,軍隊的戰力就能提升。”
“陛下,聖明!
聽了陛下一席話,老臣茅塞頓開。
感覺老臣這麼多年的工部尚書,算是尸位素餐,老臣很羞愧!”
“老大人,莫要妄自菲薄,國朝還是需要老大人,這樣的肱骨老臣的。
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