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章 真相與絕望

能聞到妻子精心準備的飯菜的香氣。

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歡聲笑語,分享著一天的趣事。孩子會興奮地講述學校裡的點點滴滴,他則在一旁耐心傾聽,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他曾經無數次地幻想過,陶瓷廠成功之後,能夠給家人帶來更加優越的生活條件,能夠親眼看著孩子茁壯成長,能夠陪伴著妻子慢慢變老,一起度過人生的每一個美好瞬間。

可如今,這一切美好的憧憬都變得遙不可及,如同夜空中閃爍的星星,看似近在咫尺,卻又遠在天涯。

他的淚水在眼眶中打轉,但他強忍著不讓它們落下,他知道,哭泣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只會讓自己更加軟弱。

在這無盡的黑暗與絕望中,李一凡唯一的慰藉就是偶爾會收到律師送來的一些關於案件進展的訊息。

儘管情況往往不容樂觀,但他還是會像抓住救命稻草一般,仔細閱讀每一個字,試圖在那冰冷的法律條文和複雜的案件陳述中找到一絲可能的轉機。

然而,隨著時間的緩緩推移,他心中的希望也越來越渺茫,彷彿風中的燭火,隨時可能熄滅。

律師告訴他,由於賬目混亂不堪,且部分關鍵證據缺失,想要翻案的難度簡直如同登天。

那些對他有利的證據,不是被人為地銷燬,就是被刻意地掩埋,讓他陷入了極為不利的境地。

而他身處看守所這狹小的空間裡,根本無力去尋找和挖掘新的證據,彷彿被困在了一個無法逃脫的牢籠之中。

每一次與律師的會面,都像是在黑暗中摸索那一絲若有若無的曙光,卻總是被無盡的黑暗所無情籠罩。

李一凡試圖回憶起更多關於公司財務操作的細節,可在這壓抑沉悶的環境下,他的思維常常陷入混亂,如同迷失在茫茫大霧中的船隻,找不到前進的方向。

他有時會在號房裡來回踱步,腳步急促而沉重,試圖讓自己冷靜下來,整理出有用的線索,但最終都只能以失敗告終。

他開始慢慢習慣了看守所裡單調乏味、毫無生氣的生活,習慣了被人誤解和嘲諷的日子。

但在他內心深處,那團對家人的深深思念之火和對真相大白的強烈渴望之火,卻從未真正熄滅,只是在這漫長的羈押歲月裡,被壓抑得奄奄一息,彷彿風中的殘燭,隨時都可能熄滅。

他常常在心中默默祈禱,哪怕只有一線極其渺茫的生機,也希望命運能夠眷顧自己,讓他能夠有機會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軌道,哪怕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哪怕要經歷千辛萬苦,他也心甘情願,毫無怨言。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地過去,李一凡在這絕望與希望的夾縫中艱難地生存著。

他看著號房裡的犯人來來去去,有的被判刑送往更加森嚴的監獄,有的則被釋放重獲自由,而他自己,卻依舊被困在這不明不白的困境之中,未來一片迷茫,如同在茫茫大海中失去了方向的孤舟,只能隨波逐流,等待著命運最終的審判。

在這無盡的等待中,李一凡偶爾會從回憶中汲取一絲微弱的力量。

他想起陶瓷廠剛剛起步時,面臨的重重困難和挑戰。那時的他,沒有絲毫的退縮和畏懼,憑藉著堅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一步步地克服了所有的難關。

如今,他也不能輕易地放棄希望,不能讓自己被這黑暗的現實所吞噬。儘管現實無比殘酷,但他仍在心底保留著那最後一絲倔強,期待著奇蹟的發生,哪怕這奇蹟看起來是如此的遙不可及,如此的虛幻縹緲。

在這暗無天日的看守所裡,李一凡的內心世界逐漸變得荒蕪。

他時常在深夜獨自蜷縮在角落,腦海中像放電影一般反覆回想著公司與陶瓷廠過往的財務往來細節,試圖從中找到那個能夠扭轉乾坤的關鍵節點。

然而,每一次的回憶都只是徒增痛苦與無奈,那些錯綜複雜的賬目和模糊不清的操作流程,在此時都成了困住他的重重迷霧,讓他越陷越深,無法自拔。

隨著時間的無情推移,他與外界的聯絡也越發稀少,彷彿他已經被整個世界所遺忘。

家人的來信從最初的頻繁逐漸變得稀疏,他心裡明白,這並非是家人對他的拋棄和遺忘,而是漫長的等待和看不到盡頭的困境讓他們也陷入了深深的絕望和無奈之中。

妻子在信中雖然依舊錶達著對他的思念和信任,那字裡行間卻難以掩飾生活的艱辛和對未來的迷茫。

孩子的筆跡從稚嫩變得稍顯成熟,可那原本充滿童真的話語裡,也漸漸多了幾分對父親不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