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出新的畫面。
“一個小型養殖場,你們或許有機會。”
“什麼養殖場?”
“蛙魚共生養殖場。”
“蛙魚共生?”
這種養殖模式,徐萬里聽說過。
所謂的蛙魚共生,便是在中間設一個蛙池,兩個魚塘佈設在兩邊。
魚塘裡放養鯪魚苗,蛙池養殖尾水排進養殖鯪魚的池塘。
由於牛蛙排洩物的蛋白含量高,可以作為鯪魚的餌料,實現無需另外投料。
鯪魚苗養到一定規格後,便可用作鱖魚的餌料,而池塘裡的尾水經過兩級生物過濾又再回到蛙池,如此迴圈使用,形成牛蛙-鯪魚-鱖魚共生生態迴圈模式。
“蛙魚共生養殖場位於北向的郊區,不在省道的訊號覆蓋範圍。”
話說完,碗裡的雞肉也剛好吃完。
白綺禾想再夾一塊。
可徐萬里兩人沒有說話,她沒好意思,便試著咬一下雞骨頭。
咬不碎。
繼續找話題,找機會夾菜。
“那家養殖場的牛蛙年產量有五六萬斤,加上魚類的產值,收益很不錯,裝置也齊全,但不確定那些牛蛙和魚類能不能存活。”
這點產量對倖存者個體,或小型聚集地來說,不低。
可對基地而言...不值得浪費兵力,彈藥。
“再說吧。”
徐萬里並不著急做決定。
零下四五十的天氣,牛蛙肯定活不下來。
那些魚類或許有存活的可能,得到養殖場的魚塘是不是流動水源,水流量有多大。
若是有時間就到蛙魚養殖場看看,時間不充裕就算了。
他們的目標是超市裡那幾只豬。
“晚上我們下載一些宰殺家禽的影片教學。”
“嗯,順便讓小六試試協同狩獵?”
餘思晗問道。
自從察覺小六的特殊,兩人就時常給小六檢測身體,記錄體重。
而小六的體重確實處於增長狀態,昨天已經突破五十公斤,力量,速度等方面也有顯著提升,逐漸適應外界的低溫環境。
由它協同狩獵是個不錯的選擇,同時也能磨合一下大家的默契。
“咦,小六呢?”
“忘記了。”
徐萬里起身,回迷霧大巴帶小六過來認個臉。
正好,餘思晗跟雙胞胎吃飯聊天。
有機會取出質量返還的槍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