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快升級衛星監控系統。一旦再偵測到類似爆點,就立刻發出最高警報。
接下來一個月,研究所上下以極高效率對星穹觀測系統做大幅升級,林婉親自帶隊重寫部分核心程式,王靜負責協調人力與物資,蕭遠雖然沒有太多技術專長,但也一直盯在現場負責安全戒備。每當看到林婉熬夜做除錯,他就默默送上水或墊子,讓她注意身體。
這期間,世界其他靈能組織也忙著追查任何與“高空靈能”相關的傳聞,結果依舊一無所獲。那次異常波動宛若流星隕落般一閃而逝,沒有再度顯形。有人因而懷疑,這或許是一場虛驚;也有人暗暗不安:也許敵人正在悄然佈置,新一輪災厄隨時可能降臨。
在星穹觀測新系統投入執行約兩週後,某天午夜時分,警報再度刺破寂靜:衛星捕捉到一次靈能閃爍,比上回更弱,卻延續了三秒,出現於近地軌道的另一片區域,然後消失。隨著系統自動比對,兩次座標之間可能無規律,但都在低地軌道附近。
林婉盯著螢幕,喃喃:“又來,時間短暫。若這是許凱或其他邪教餘孽在太空搞動作,他到底想做什麼?”
蕭遠火冒三丈:“要不是我們沒可用飛船,真想衝上去剁了他!”
王靜無奈:“我們只能繼續觀察,一旦他長時間現身就可定位。或者請求國際航天部門派無人飛行器過去巡查,但成功機率渺茫。”
李教授等高層都絞盡腦汁,最終只能維持高度戒備與持續追蹤。
幾天後,一場細雨籠罩研究所園區,林婉獨自在走廊上倚著窗戶看外面雨絲。她心緒複雜:自蕭遠醒來後,本以為他們能迎來歲月靜好,誰知許凱的陰魂仍籠罩在更高維度,且愈難對付。她擔心若真爆發太空邪術,地面有再多強大陣法也難阻。
正怔忪時,蕭遠走來拍她肩:“發什麼呆?”
林婉苦笑:“我在想,若許凱真潛藏高空,他是不是打算吸收宇宙某種能量,再反噬地面?我們以前見過各種邪能,但太空——想想都匪夷所思。”
蕭遠半晌無語,嘆道:“這個瘋子什麼都幹得出。咱們只能繼續強化監控。再不行,就聯手航天部門搞載人攔截?”
林婉點點頭:“是,教授他們也在商議。但技術門檻太高。一時半會兒無法實現。我更擔心的是,對方若真想在軌道施法,不只針對研究所,可能整個地球都在他射程內。”
蕭遠沉默,看她臉色愈發憂傷,安慰道:“別想太遠,眼下他只能做短瞬閃現,還沒恢復到那種全方位毀滅能力。不必過度恐慌。”
林婉輕輕聳肩:“但願我們還有時間。”
又一個月過去,天空怨能閃爍出現次數逐漸增多,從原先兩三週一次到一週一次,持續時間也從兩三秒增長到五秒、十秒……研究所星穹系統記錄下這些波動並進行模型分析,推測對方在不斷試驗“太空靈能投影”,可能正在加速成熟。若讓他達成完全投影,會不會引發一場全球範圍的天災?
這下李教授與方教授坐不住,強烈呼籲國際聯盟儘快啟動“天際決戰”預案,派出聯合航天力量研製可載靈能裝置的低軌飛行器,嘗試在高空尋找與摧毀那邪術源頭。可現實遠比設想困難:地球上能夠送人到太空並進行靈能戰鬥的技術幾乎零起步,一年半載內難以成規模。
王靜在一次會議裡說:“若我們在地面再被雷雲襲擊,林婉獨自扛很危險,星穹天線也只能轉移有限電力。須找更終極方法。否則等他徹底煉成,我們恐怕抵擋不住。”
林婉深以為然,建議不如嘗試以“反向召喚”方式,將許凱或其化身從高空扯回地面;只要一回到地表,研究所便有充足手段圍殲。方教授覺得此法值得探究,但風險也大,如若召喚失控,引來更可怕災難。
李教授同意先讓林婉進行小規模模擬試驗,若可行,則或許能在對方下次閃現時抓住時機進行“反向拉扯”,把許凱的能量扯落地面,一舉擒殺。蕭遠聽完激動萬分,喊“就這麼幹!我要跟他最終對決!”王靜也點頭:“是啊,與其被動防守,不如反客為主。”
接下來的數週裡,林婉帶領數位頂尖術士在實驗室封閉研究,嘗試從“高空靈能與地面咒陣”間建立某種逆向連結。她利用星穹觀測衛星的資料,與干擾機、符咒體系組合成一套“共鳴召喚陣”,簡稱“星鏈拉扯術”。若理論可行,則下次許凱在空中出現時,只要捕捉到波動座標,就能瞬間把對方能量拖回地表,限制他的逃逸。
這是一件前所未有的創舉,成功率誰也沒把握。王靜和蕭遠都非常關注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