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像修復完成後,騰和曉萱立刻投入到運輸與展示的籌備工作中。這尊凝聚著千年歷史與精湛修復技藝的銀背光金阿嵯耶觀音像,其運輸安全至關重要。
騰聯絡了此前負責文物運輸的專業團隊,嚴肅地強調:“這次要運輸的觀音像,是重中之重。你們務必制定最周全的方案,確保它毫髮無損地抵達展覽場館。”
運輸團隊負責人連連點頭,說道:“騰先生請放心,我們會根據觀音像的尺寸、重量和材質,定製專門的運輸箱。內部填充高密度海綿和減震材料,並且配備實時溫溼度監測裝置,保證運輸環境穩定。”
曉萱補充道:“運輸路線再重新規劃一遍,避開交通擁堵和路況複雜的區域,儘量減少運輸時間。”
運輸團隊迅速行動,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運輸事宜。與此同時,騰和曉萱回到展覽場館,與場館佈置團隊商討觀音像的展示方案。
場館佈置負責人攤開設計圖紙,介紹道:“我們計劃為觀音像打造一個獨立的展示區域,以深色木質底座搭配玻璃展櫃,既能突出觀音像的莊重,又方便觀眾全方位觀賞。”
騰看著圖紙,思考片刻後說:“展櫃的燈光設計要再斟酌一下,要營造出柔和、莊重的氛圍,讓觀音像在燈光下更顯神聖。”
曉萱也提出建議:“可以在展櫃周圍設定一些多媒體展示裝置,播放關於宋大理國的歷史文化介紹,以及觀音像的修復過程,讓觀眾能更深入地瞭解它的價值。”
佈置團隊根據他們的建議,對展示方案進行了調整。燈光設計師反覆試驗不同的燈光角度和亮度,力求達到最佳效果。多媒體團隊則開始收集資料,製作關於宋大理國和觀音像的介紹影片。
在籌備過程中,騰和曉萱還與數字化展示團隊溝通,希望能為觀音像打造一個獨特的數字化展示體驗。
數字化展示團隊負責人興奮地說:“我們打算利用3d建模技術,讓觀眾可以透過手機App,360度全方位檢視觀音像的細節,還能透過虛擬場景,瞭解宋大理國時期的宗教文化背景。”
騰點頭稱讚:“這個想法很好,不過要確保操作介面簡潔易懂,方便觀眾使用。”
隨著各項籌備工作的推進,展覽的開幕日期也越來越近。騰和曉萱再次仔細檢查每一個環節,從運輸準備到展示佈置,從數字化展示到宣傳推廣。
騰對曉萱說:“這次展覽,觀音像將是一大焦點,我們不能有任何疏忽。”
曉萱堅定地回答:“放心,所有環節我都反覆確認過了,一定會讓觀音像在展覽中展現出它應有的風采。”
就在一切準備就緒時,運輸團隊傳來訊息,觀音像的運輸箱已定製完成,各項監測裝置也安裝除錯完畢,隨時可以啟程。
騰和曉萱立刻趕到運輸現場,再次檢查了運輸箱的各項細節,確認無誤後,看著觀音像被小心翼翼地放入運輸箱,封箱、固定。
隨著運輸車輛緩緩啟動,騰和曉萱的心也跟著懸了起來。他們深知,只有觀音像安全抵達,並在展覽中完美呈現,所有的努力才算真正成功。接下來的時間裡,他們將密切關注運輸過程,確保觀音像順利到達展覽場館,迎接全球觀眾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