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大獲全勝,戰場上硝煙尚未散盡,白起身披染血的戰甲,傲立在高處,俯瞰著趙國那搖搖欲墜的山河,眼神中燃燒著熾熱的雄心壯志。他彷彿已然瞧見,秦國統一六國的宏偉藍圖,正徐徐在眼前展開,那至高無上的榮耀與霸業,似乎觸手可及。
然而,在秦國的朝堂之上,一股暗流正悄然湧動。丞相范雎端坐在書房中,面色陰沉,眼中閃爍著忌憚與不甘。白起屢立戰功,威名日盛,已然對他的地位構成了巨大威脅。思索良久,他決定進宮面見秦王。
在秦王的宮殿中,范雎恭敬地行禮後,眉頭微蹙,憂心忡忡地說道:“大王,秦國連年征戰,將士們疲憊不堪,國力也有所損耗。如今趙國已遣使前來,願割地求和,此時接受,既能讓我大秦將士得以休養生息,又能不費一兵一卒,坐收趙國土地,實乃兩全之策啊。”
秦王聽後,神色凝重,微微皺眉,陷入了沉思。片刻後,他抬起頭,目光炯炯地問道:“白起將軍意下如何?他可是前線主帥,對局勢最為了解。”
范雎心中猛地一緊,額頭上瞬間沁出細密的汗珠,但他很快鎮定下來,臉上堆滿了諂媚的笑容,趕忙說道:“白起將軍自然是勇猛無敵,為我大秦立下赫赫戰功。只是將軍連年征戰,身體和精神都承受著巨大壓力,此時也需好好休整一番。況且,若繼續進攻趙國,其他諸侯國唇亡齒寒,極有可能聯合起來救援趙國。屆時,我秦國恐陷入四面楚歌的不利之地啊。”
秦王聽聞,緩緩點頭,最終聽取了范雎的建議,許趙割地求和。
白起得知這個訊息後,怒目圓睜,“砰”地一拳砸在桌案上,震得桌上的酒杯都跳了起來。他在營帳中來回急促地踱步,臉上滿是憤憤不平之色,咬牙切齒地罵道:“戰機稍縱即逝,如此輕易便錯過,實在可惜至極!范雎,你這卑鄙小人,為了一己私利,竟置秦國大業於不顧,誤我秦國千秋萬代!”
沒過多久,趙國背信棄義,公然撕毀和約,拒不割地。秦王得知後,龍顏大怒,拍案而起,立刻下令讓白起掛帥出征,攻打趙國。
可此時的白起,正臥病在床,面色蒼白如紙,嘴唇乾裂。他望著前來傳令的使者,眼中滿是無奈與疲憊,有氣無力地說道:“我如今病重,連起身都困難,實在無法領軍出征。勞煩你回稟大王,懇請大王另派良將,莫要延誤了戰機。”
秦軍再次攻打邯鄲,卻久攻不下,反而損兵折將,傷亡慘重。秦王得知戰報後,怒不可遏,認為白起故意抗命不遵,致使戰事失利,當即派使者前往白起駐地,嚴令他即刻出徵。
白起無奈,只得拖著病弱的身軀,緩緩上路。當行至杜郵時,秦王使者快馬加鞭趕來,帶來了賜死的詔書。白起望著那明晃晃的詔書,眼神瞬間凝固,臉上寫滿了難以置信與悲涼。他仰天長嘆,聲音中帶著無盡的悲憤:“我何罪於天而至此哉?”
片刻後,白起低下頭,神色黯然,喃喃自語道:“我固當死。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人,我詐而盡坑之,這等殺孽,是足以死啊……”說罷,他緩緩拔出佩劍,劍身寒光閃爍,映照著他那滄桑而疲憊的面容。
白起的腦海中思緒萬千,他彷彿又看到了那些跟隨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們,他們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身影,他們的歡聲笑語,他們的熱血與忠誠。又想起了長平之戰中,那無數冤魂在黑暗中哭訴,他們絕望的眼神,讓他的內心一陣刺痛。
“或許,這就是我的宿命吧。”白起輕聲說道,眼中流下一滴英雄淚,順著他那堅毅的臉龐緩緩滑落。隨後,他毅然決然地將佩劍橫在頸間,用力一抹,鮮血飛濺而出。一代戰神,就此隕落。但其傳奇故事,卻在歷史的長河中流傳千古,成為後人傳頌與感慨的英雄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