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微露,城市還在晨霧的籠罩中半夢半醒,林曉卻已經匆匆趕到了基金會的辦公室。她的臉上帶著明顯的倦意,但眼神中卻透著堅定和執著。
“林總,您又來得這麼早。”秘書小李輕聲說道。
林曉微微一笑,“事情太多,心裡放不下。”
她走進辦公室,坐在辦公桌前,開始翻閱昨晚準備好的檔案。這時,蘇然和陳輝也前後腳走了進來。
“林曉,這麼早就開始工作啦?”蘇然打著招呼。
林曉抬頭看了他們一眼,“時間緊迫,咱們可不能耽誤。”
陳輝湊過來,“林總,咱們接下來的重點工作是什麼?”
林曉深吸一口氣,“還是山區教育援助的事兒,上次的物資雖然送過去了,但師資力量的問題還沒徹底解決。”
蘇然皺起眉頭,“是啊,願意去山區長期支教的老師確實不好找。”
林曉思索片刻,“咱們不能光等著別人來報名,得主動出擊。聯絡一些師範院校,看看能不能組織一批實習老師過去。”
陳輝點點頭,“這主意不錯,我馬上就去辦。”
陳輝離開後,林曉和蘇然又開始討論其他專案的進展情況。
“蘇然,那個貧困地區的救災工作進行得怎麼樣了?”林曉問道。
蘇然拿出一份報告,“物資發放基本完成,但是後續的重建工作還需要大量的資金和人力。”
林曉揉了揉太陽穴,“資金方面我再想想辦法,人力的話,發動一下志願者吧。”
正說著,陳輝回來了,臉上帶著一絲無奈。
“林總,師範院校那邊不太願意組織實習老師過去,他們擔心學生的安全和生活條件。”
林曉站起身來,“走,咱們親自去和他們談。”
林曉、蘇然和陳輝馬不停蹄地趕到了師範院校。經過一番誠懇的溝通和協商,院校領導終於鬆了口。
“好吧,看在你們這麼執著的份上,我們儘量組織一批學生過去。”
林曉感激不已,“太感謝您了,這對山區的孩子們來說是天大的好事。”
解決了師資的問題,林曉他們還沒來得及喘口氣,新的麻煩又找上門來。
“林總,不好了,之前運往災區的一批建材質量出了問題,無法使用。”負責災區重建工作的人員打來電話。
林曉臉色一沉,“怎麼會這樣?馬上查清楚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經過調查,原來是供應商為了降低成本,以次充好。
林曉憤怒不已,“這種無良商家,一定要追究他們的責任。”
蘇然安慰道,“先別生氣,當務之急是重新採購合格的建材,不能耽誤了重建工作。”
林曉冷靜下來,“對,陳輝,你馬上聯絡其他可靠的供應商。”
陳輝立刻去辦,經過一番周折,終於找到了合適的建材供應商。
就在這時,基金會又收到了一些負面的輿論壓力。有人質疑基金會的資金使用不透明,工作效率低下。
“這簡直是胡說八道!”陳輝氣得跳腳。
林曉卻很冷靜,“身正不怕影子斜,我們把財務報表和工作進展詳細地公佈出去,讓大家看看我們到底在做什麼。”
於是,基金會迅速在官方網站和社交媒體上釋出了詳細的資訊,澄清了事實。
“林曉,這樣能行嗎?”蘇然還是有些擔心。
林曉堅定地說,“只要我們問心無愧,相信大家會理解的。”
果然,隨著資訊的公佈,輿論漸漸平息。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林總,有幾個志願者在災區受傷了。”
林曉的心一下子揪了起來,“嚴重嗎?馬上安排治療。”
好在受傷的志願者傷勢不重,經過治療很快就恢復了。
但這件事也給林曉敲響了警鐘,“我們在組織活動的時候,一定要把安全保障工作做到位。”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山區的教育援助工作有了明顯的改善,災區的重建工作也在穩步推進。
“林曉,咱們這段時間可真是不容易啊。”蘇然感慨道。
林曉笑了笑,“但看到成果,一切都值得。”
就在他們準備稍微放鬆一下的時候,又一個重大的挑戰擺在了面前。
一家大型企業原本承諾的捐款突然出現了變故,企業因為經營問題,無法兌現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