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陽光柔和地灑在城市的街道上,林曉匆匆走進基金會的辦公室,手裡拿著一疊厚厚的檔案。她的臉上帶著一絲疲憊,但眼神中依然透著堅定。
“林曉,這麼早來,又有新的任務了?”蘇然從旁邊的辦公室走出來,手裡端著一杯咖啡。
林曉嘆了口氣,“是啊,昨晚整理了一些資料,發現我們接下來的路更難走了。”
兩人走進會議室,陳輝已經在那裡等著了。
“林總,蘇總,我也正想找你們商量呢。”陳輝的表情有些嚴肅。
林曉坐下,把檔案放在桌子上,“先說說你的想法。”
陳輝清了清嗓子,“我們最近的幾個專案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資金消耗得非常快。而且,新的專案申請又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我們的財務壓力太大了。”
蘇然喝了一口咖啡,“這確實是個大問題。我們得想想辦法拓展資金來源。”
林曉點點頭,“我已經聯絡了一些企業和慈善家,但是他們的態度都不太明確。”
正說著,林曉的手機響了,她接起來聽了一會兒,臉色變得更加難看。
“怎麼了?”蘇然問道。
林曉放下手機,無奈地說:“剛剛那個原本有點意向的企業,突然說他們決定把資金投給其他的慈善機構了。”
陳輝氣憤地拍了一下桌子,“這也太不講信用了!”
林曉深吸一口氣,“沒辦法,競爭太激烈了。我們只能靠自己想辦法。”
這時,趙悅走了進來,“林總,我剛得到訊息,我們之前合作的一個社群服務專案出了問題。”
林曉皺起眉頭,“什麼問題?”
趙悅說:“有居民反映我們提供的服務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現在他們要求我們給出解決方案。”
林曉站起身來,“走,我們去現場看看。”
一行人來到社群,只見一群居民圍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說著。
“你們說的好好的,結果呢?”
“就是,這不是浪費我們的時間和精力嗎?”
林曉走上前,誠懇地說:“大家先別激動,我們會了解情況,儘快解決問題。”
經過一番調查,原來是負責這個專案的工作人員溝通不暢,導致服務出現偏差。
林曉當場決定重新調整方案,增加人力和物力投入,確保服務質量。
回到基金會,已經是傍晚時分。
“今天真是夠累的。”陳輝癱坐在椅子上。
林曉卻沒有休息,“我們得抓緊時間制定新的籌款計劃。”
大家又開始忙碌起來。
第二天,林曉帶著計劃書去見一位慈善家。
“李女士,這是我們基金會的詳細計劃,希望您能支援我們。”林曉充滿期待地看著對方。
李女士翻了翻計劃書,搖搖頭,“林小姐,不是我不願意幫忙,但是你們的計劃風險太大,我需要再考慮考慮。”
林曉的心情一下子跌入谷底,但還是禮貌地說:“謝謝您,希望您能再給我們一個機會。”
接下來的幾天,林曉四處奔波,卻屢屢碰壁。
“蘇然,我覺得我們是不是方法不對?”林曉有些沮喪地說。
蘇然安慰她,“別灰心,總會有辦法的。”
就在大家感到絕望的時候,陳輝帶來了一個好訊息。
“林總,有一家網際網路公司願意和我們合作,他們可以提供技術支援和部分資金。”
林曉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太好了!這真是雪中送炭。”
然而,合作的過程並不順利。
“林曉,他們提出的條件太苛刻了,我們根本無法滿足。”蘇然看著合作協議,眉頭緊鎖。
林曉咬了咬嘴唇,“先和他們談談,看看能不能協商。”
經過多次談判,雙方終於達成了妥協。
就在大家以為可以鬆一口氣的時候,新的問題又出現了。
“林總,我們的一個志願者在服務過程中受傷了,家屬要求我們賠償。”趙悅焦急地說。
林曉趕緊去醫院看望受傷的志願者,並和家屬溝通。
“阿姨,您放心,我們會負責到底的。”林曉說道。
家屬卻不依不饒,“你們必須給我們一個滿意的賠償方案,否則我們不會罷休。”
林曉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一方面,基金會的資金緊張;另一方面,又